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构建荆州经开区健康之路

江汉风报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无小事,一粒米一桌餐,牵动着千家万户,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上,荆州经开区始终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截至8月中旬,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中小学校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改工作共发现问题62个,区级重点检查发现问题11个,市级复查问题6个,学校自查自纠问题45个,目前已整改完成61个,1个问题正在整改中。

严字当头 不断筑牢舌尖安全屏障

学生舌尖上的食品安全是生命线,也是底线。荆州经开区为了给学生们打造一条坚实的食品安全防线,确保学生能吃上安全卫生干净的食物,立足实际,把学生“食”事变教育实事,摸索出全区整体推进学生食堂工作的好模式。

全区为确保校园食品安全,严格执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政策,加强食品安全培训与考核,并制定详尽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清单,并重点解决地方党委政府在属地管理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在行业管理责任以及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在监督管理责任方面的缺失等问题。针对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和校外供餐单位这三类主体,全区重点检查食品及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加工和供餐等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措施。此外,所有食堂从业人员的资格,确保执行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食品留样等制度。同时,全区就鼠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情况,以及复用餐饮具的清洗消毒情况,防止大肠菌群污染或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超标等问题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学生吃的安心,家长放心。

据了解,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目前荆州经开区持续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清廉食堂 打造良好进餐氛围

食堂虽小,但牵动着每一个家庭,想要让校园食堂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受到更多学子的欢迎,还需要在清廉建设上下功夫。全区就学校食堂财务是否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是否存在饭菜质次价高、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在食堂就餐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并严肃查处虚报、克扣、挪用、截留、贪污学生伙食费,在食堂经费中列支学校公用开支或教职工奖金福利、津贴补贴、招待费等违纪违法行为。

方圆之成,必依规矩;执行之行,必有标准。在经开区,各校清查餐费管理、物资采购招投标、食品安全等重点问题,严格把关“三个清单”,对问题迅速调整纠正;在表面问题、凑数问题、虚假问题上,全区明确责任,倒排工期,迅速整改;对“零报告”学校蹲点指导,督促复查。全面梳理问题台账,反思根源,分级分类研究;重点围绕大宗物质价格“三评”、采购质量“三关”、学生意见“三步”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度;对整治不力的中小学,及时约谈通报,严肃追责;通过超常规推进整治工作,确保专项整治落实见效,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标本兼治 形成严格监管新常态

每一天,在荆州市沙市实验小学家长微信群,都会准时发送一条信息,通过这条信息,孩子在学校午餐吃什么,家长都可以一目了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将学生的营养计划工作落到实处,该校食堂按照营养搭配科学知识,每天为学生们配备丰富多样的菜品。与此同时,学校也开展了文明就餐、珍惜粮食等教育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讲卫生、讲秩序、讲礼貌的文明行为,还使学生懂得了珍惜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这只是经开区全面提升食堂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在经开区,食堂整顿从来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根据市教育局后勤办的要求,各中小学均建立起了不少于30项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方面的制度,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分别进行了修订。经开区公共服务局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在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新增了中小学食堂大宗物资采购制度,拟订出台中小学食堂学生(家长)意见征集制度,拟完善学校食堂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实效性。

经开区公共服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区下一部将全面落实“超常规、纵深推进、不放松、不一样”总体要求,再加压力、再加动力,纵深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并整合公共服务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和中小学力量,合力攻坚,打造一个让家长学生放心的食堂。

(记者:陈曦璨 通讯员:魏运梁 刘玉珠/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作者:记者:陈曦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