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荆州实践|沙市区探索乡村振兴新机制

江汉风报道:近年来,沙市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优化“1+5”机制、 “多方融合”机制、 “党建+N”机制,全力做好巩固、衔接、振兴文章,走出了一条多方融合促振兴的发展新路。该做法得到国家《改革内参》采用推广。

在沙市区锣场镇向湖村的向阳花农业生态园葡萄种植基地,青翠碧绿的藤蔓间“串”着饱满圆润的葡萄,到处充盈着沁人心脾的甜蜜香气。

两湖收购商陈书娥说:“主要是来看阳光玫瑰,来采购,准备明天还是后天来采购,看了之后感觉果实的甜度和颜色都比较好,质量还是看的中,准备采购一万斤左右。

“甜蜜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在长湖渔果共享基地、向阳花农业生态产业园等公司的带动下,已流转土地300多亩,吸纳村民就业200多人,村民人均增收超过2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

沙市区锣场镇长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万兵介绍:长湖鸿源水产养殖基地大概占地20亩田,是垂钓、特种养殖这一块。长湖鱼果共享基地是接近一百亩田。两百多亩田,每年给我们村里产生的效益大概是十万元左右。

近年来,沙市区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特色文旅产业。锣场镇向湖村、长湖村、锣场村、高阳村先后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观音垱镇、岑河镇获评全省生态乡镇,坮林村、向湖村、长湖村、锣场村成为全省美丽乡村试点村。关沮镇的荆州海洋世界4A级景区、锣场镇的草莓园、岑河镇的开心农场、观音垱镇的青青荷塘生态园成为群众的幸福打卡地。

游客何女士说:“这边的西瓜又大又圆,口感也非常好,到这边来采摘心情会得到放松,然后也更亲近自然。

沙市区抓住农业产业化这个牛鼻子,突出产业支撑,培育“新动能”。坚持“无中生有”建园区。大手笔建设金色童年小镇•科创园,着力打造婴童装“最新引擎”和“最强大脑”。围绕“高精尖、小新鲜”,高标准打造沙东空港新城,着力打造华中高端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坚持“有中生优”壮产业。立足优势发展壮大婴童装产业,全区婴童装企业达555家,年产婴童装1.8亿件,产值过60亿元,全国每8件婴童装就有1件岑河造。优化“一只鸭”“一坛酱”“一块糕”“一篮菜”“一只虾”“一粒米”等特色农业布局,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坚持“优中做强”育龙头。全力扶持小胡鸭上市融资,支持红叶针织打造华中地区婴童装企业龙头,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荆州沙市区岑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鲲介绍:以金色童年小镇•科创园 和沙东空港新城的食品产业园 为两大的招商阵地 作为我们的招商特色产业 进行重点的去抓招商 分别赴上海、广州、杭州、佛山、绍兴等 新签约2千万元以上的项目63个。

沙市区持续加强平台建设,全区省市级创新平台达63个,荆楚特色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荆江鸭加工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高分子纺织化学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3家新型研发机构在全省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强化校企合作,支持小胡鸭、红叶针织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武汉轻工大学、长江大学等高等院校深化产学研合作,荆楚特色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全省唯一的食品类研究院。

荆州沙市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李浩介绍:沙市区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 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部署,坚持产业为重、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因地制宜推动4个乡镇特色发展、争先进位,力争实现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全覆盖。

(记者:卢艳/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江汉风客户端,荆州新闻第一端。关注荆州政务、民生、关注您身边的大事小事,打造本地权威入口、便民服务都市生活圈,将传统品牌《江汉风》的品牌价值注入,整合省内、市、县新闻、政务、服务,还推出了报料、投稿、圈子等多重样板,多样化丰富用户体验。


(作者:记者:卢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