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近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扎根荆州,立足各个赛道,放飞创业梦想,为城市发展贡献青年力量。今日起,本报推出《2024年“才聚荆楚·凤鸣荆州”创客青年说》专栏,详细记录大学生创客奋斗历程,分享创业故事,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全力打造荆州创业品牌,激励更多有志青年创出“荆”彩!
助力乡村振兴,做好“硒”文章。“95后”在读博士胡丰琴,借研发成果,带领团队,通过创新创业,为粮食保质保量、农民增产增收,逐步开拓出乡村振兴的“硒”望之路。
物以“硒”为贵 研产销激发科创力
如何让富硒大米增产增量,走进千家万户的饭桌上?
仓廪实,天下安。荆州是农业大市,急需科技能人解锁兴农密码。近年来,胡丰琴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新课题,以研产销激发科创力,深耕农村土壤,助力乡村振兴。
28岁的胡丰琴,来自十堰,系长江大学农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与团队合作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制定地方标准2个。
创业需要磨炼。在读本科、研究生期间,胡丰琴曾两次尝试创业,由于经验不足、学业压力大等原因,创业梦想被搁置。
如何让创业实践经验和个人专业知识结合?读博期间,这个问题常常困绕着胡丰琴。
项目不空想,要切合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做出成绩。胡丰琴再次提出创业想法后,导师不仅支持,还提供指导与帮助。2022年,湖北丰勤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民因“硒”而富 青创客浇灌新沃土
金灿灿的稻田,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满目的金色,村民们笑声一片……
农民的丰收梦,是胡丰琴的追求。助力乡村振兴的“硒”望在路上。自2001年起,团队成员们就一直在研究农作物富硒生产模式,其中包括水稻、油菜、橘子等33种农作物,试验地涉及5个省(自治区),拥有国家专利、省级地方标准等多项成果。2015年,团队成员研发出富硒叶面肥“长大Zn硒”,并取得多项专利。据统计,农户施用“长大Zn硒”,每亩富硒水稻收入提高375元以上,相当于每亩净收入600至700元。
在常年下乡土壤普查中,胡丰琴发现许多农户由于措施不当,使原有土壤土质板结、酸碱度失衡、不易保水保肥,导致作物减产。
为改良这类土壤,2022年5月,胡丰琴与团队研制出“土壤调理剂”肥料,在荆州区李埠镇试验点施用后,作物生长更旺盛,产量更可观,且通过支付管理费用方式也拉动了当地农民收入。
研发成功后,团队迅速与企业、合作社合作,目前,成功改良土壤1000余亩。
业因“硒”而兴 小米粒撬动“大产业”
乡村振兴,民富是根本。如何让小米粒撬动“大产业”,转化为经济效益?
富硒大米,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带来新“硒”望。
在成熟的研发基础上,团队项目“富硒模式——扶贫富农征途的新楷模”,于2021年获长江大学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铜奖、荆州市“楚创荟”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香稻在江汉平原稻虾模式下的推广与应用”等项目还在湖北省“创立方”比赛中斩获佳绩。
为研制更加优良的产品,2023年,公司经营收入40万元左右,却决定投入50万元左右用于研发。
2023年5月,团队成功申请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补贴。胡丰琴表示,在人社等部门的支持下,只要稳扎稳打,业因“硒”而兴,未来将开拓一方新天地。
(记者:王子瑶 通讯员:段辉泉/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