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监利市文旅局获悉
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23个乡镇(管理区)综合文化站、
398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农家书屋)等
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
监利市文化馆
监利市文化馆成立于1949年12月,坐落于容城大道西8号。2013年成立监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文化馆合署办公。监利市文化馆设置有舞蹈排练厅、非遗展示厅、多功能厅等。实行全天候免费开放制度,在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上力求创新,为市民传递最新的文化资讯,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每年组织开展书画、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公益培训,并根据师资配备增设非遗特色培训项目;开展“云课堂”“云展览”等线上免费服务;围绕全市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力打造荆州市域副中心的目标组织策划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协助举办监利市春节晚会、文化进万家、广场舞展演、四季村晚、消夏纳凉、社会文艺团队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与保护工作,先后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非遗项目7项、县级非遗项目3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荆州市级非遗传承人7人。出版了非遗专著《监利遗珠—监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烈丈夫伍子胥的传说》等。
监利市图书馆
监利市图书馆新馆位于监利文化中心(华容路与红城大道交叉口东南240米处),建筑总面积9752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四楼,是监利市2023年人大代表票决政府民生项目,是我市文化惠民的重要阵地。新馆设计藏书总量可达到100万册,读者阅览座椅600个,可容纳人数3000人。设置有数字化阅读区、老人视障人士阅览室、少儿区、自修区、电子阅览区、图书阅览区、休闲区、多功能厅等服务区。设有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读机、儿童阅读机等新技术设施,让市民享受全新形式的现代图书服务。现有馆藏图书15万册,可流动借阅图书11万册,电子藏书130万册,后期将进一步增加馆藏。图书馆依托“书香监利 全民阅读”活动,积极开展多元化阅读推广,开展了“好书推荐官”小视频大赛、“市民大讲堂”、少儿亲子阅读活动、线上诗词书法大赛、读书朗诵比赛、图书馆进学校、进乡村、征文绘画大赛等一系列读者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我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进一步满足群众服务需求,市图书馆结合公众需求和自身实际,开展了错峰延时服务,每周二至周日开放时间为9:00--21:00,国家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为9:00--16:00,免费开放时间延长至每周72小时,每天流通人次千余人。
监利市博物馆
监利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博物馆,下辖有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和湘鄂西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文物收藏保护、展览陈列、科学研究、社会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博物馆坐落在城西风景优美的西门渊旁,占地面积14000平米,陈列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设四个陈列厅,陈列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段昌德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史迹和遗存下来的实物,见证那个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的真实历程。市博物馆在做好“三馆”日常免费开放基础上,积极研究群众的需求,同时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大局,通过开办临时陈列展、专题教育活动、发放宣传册页等形式,积极服务广大群众,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年接待参观人次达50多万人。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博物馆里过大年——新春送福”系列活动;积极对接全市各中小学校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开展以“传承文化使命 增强民族自信”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为大力弘扬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教育职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系列博物馆微展览进社区文明共创共践活动。
乡镇综合文化站
全市23个乡镇(管理区)均建设有综合文化站。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始于2006年,2011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2020年市人大票决通过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建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于2023年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文化站设置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培训辅导室、多功能厅等。乡镇综合文化站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为群众提供各种免费开放和培训等服务活动。组织承办书画舞蹈等艺术培训、农技知识讲座、非遗传承讲习、棋类、武术、读书、诗词联谊及竞赛等各类文体活动。
(摄影 | 徐美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