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湖州一网友发帖称,几乎整个6月德清县都在下雨,自己忘记吃的一颗苹果居然发霉,长出了蘑菇,这就是所谓的“苹菇”吗?

长有蘑菇的苹果。图源:当事人社交账号
图片显示,一株白色、带有褶皱的蘑菇从果柄处长出,从顶部看苹果表面完好无损,底部却已腐烂变质。
该网友介绍,这颗苹果并未放置在特殊环境内,刚开始是放在工作室的茶水间,后来自己将苹果带回了家,没想到遗忘多日后,居然神奇地长出蘑菇。
出于新奇,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相关帖子,引发网友热议,纷纷评论称,“这颗苹果会有蘑菇味吗”“长在苹果上的蘑菇会不会有毒”“感觉这苹果有研究价值”。
更令其意外的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看到发帖后,立即联系她,表示想购买这颗长了蘑菇的苹果,用于研究。
“这个长蘑菇的苹果在我手里是没用的,做个好事送给他做研究,让苹果蘑菇去到有用的人员手里。”该网友说,包装时自己先用塑料袋将苹果包好,放到泡沫盒中,还放置了冰块,最后一同放入纸箱寄走。
随后,这颗苹果通过快递发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专家:这是裂褶菌, 接下来将测其DNA
接收这苹果蘑菇的许博士告诉记者,苹果上的这种菌叫裂褶菌,也常被称为白参,是很著名的食用菌。
“裂褶菌属于木腐生菌,像腐木、公园木扶手、木地板等位置,都是它喜欢生长的地方,但生长在新鲜水果上的不常见。”许博士说,自己此前见过从桃子、柿子、椰子等水果上长出来的裂褶菌,但在国内还未见过从苹果上长出来的情况。从国外来看,1970年也有外国学者做过实验,将裂褶菌菌丝接种到苹果上面,且成功长出了子实体。
许博士所在的实验室以研究羊肚菌为主,在网上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菌并买回来研究,早已成了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他看来,前段时间,浙江一直处于梅雨天气,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正是非常适合裂褶菌生长的条件。

被切开的苹果内部。许博士供图
“初步推测是裂褶菌的孢子掉在苹果上,而苹果又刚好有伤口,孢子先侵染苹果果柄,随后向下逐渐扩散到果核,当温度湿度都适合裂褶菌生长时,子实体就可以从苹果顶部长出来。” 许博士说,一般情况下,裂褶菌都是通过分解附着物上的木质素获得营养,像苹果这样的生长条件,往往很难满足其生长需求。

苹果切开后的情况。许博士供图
前几天,许博士将苹果切开后,及时向网友们汇报了进展情况:“白参菌丝已经完全侵染整个苹果;苹果未腐烂果肉部分有少量菌丝生长;已腐烂果肉部分的菌丝长得最快,这说明白参主要营养来源就是腐烂的果肉……”
对于网友所好奇的这株长在苹果上的白参究竟是什么味道,他回应称,“我刚尝了一口,没啥特别的味道。” 他告诉记者,要长出苹果味的白参可能性较小。其特殊风味主要来自自身氨基酸及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因此即便是从苹果果肉上生长而来,白参风味也不大可能受苹果影响。
目前,许博士已将这颗长蘑菇的苹果分开接种培养,预计两个月后,便可以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实验,长出更多“果菌王”。
“裂褶菌属全球大约有11个物种,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2024版可知,中国分布有5种左右。接下来,我们打算测一下苹果上的这朵裂褶菌DNA序列,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个物种。”许博士说,此外,白参作为重要的食用菌,有很大的栽培价值和经济价值,该菌株仅靠很少的基质就能保持如此长势,可以为日后白参菌种选育提供一定参考。因此,后续他考虑通过与其他菌种杂交的方式,探索选育性状更优良的白参菌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