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 美好家园|荆州区李埠镇:“五共”引领 共绘田园新画卷

江汉风报道:从空中俯瞰荆州区李埠镇,犹如一道“月牙儿”静卧在荆州腹地。盛夏时节,标准化农田上的玉米正拔节生长,连绵不断的大棚蔬菜孕育着收获与希望,辛勤劳作的群众在“五共”理念指引下缔造美好生活。

多措并举 增强文化磁场

傍晚时分,粉红色的晚霞映红了李埠村村委会广场,镇文化站正进行2024年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红色剧目《红军树下》吸引了村民们扶老携幼前来观看。

依托文明实践站所、站,李埠镇文化站通过原创性文艺活动把优秀的节目送到百姓家门口,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为核心,多措并举调动群众参与其中,共同打造一支“共同缔造文化宣传队”。

涵养文化,润泽底蕴。李埠镇属城郊镇,交通便利,群众思想活跃诉求多元。为满足不同群体文化思想的多元化需求,李埠镇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为契合点,通过党政部门“推”、文化服务“引”、各类群体 “种”三个层面发力,把群众从“观众”变成“主角”,持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文化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走新又走心,共同营造“有文化、有颜值、有温度”的文化氛围。

上下联动 打造和美乡村

万城村是荆州市的西大门、荆州区的口子村。为挖掘万城的“古商贸”文化,村组织召开“共同缔造你话我聊”会议,共商村庄环境整治方案。2023年,万城村累计义务投工120户、500人次,共募集资金35万余元,对农村生活污水、沟渠、道路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李埠镇实施“总支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三带”模式。各村根据村情特点成立诸如“红石榴志愿服务队”“龙洲村志愿巡护队”“美好环境督查队”“治安管理巡逻队”等志愿服务品牌,由党支部指导开展各项活动,组织成员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共同缔造。

与此同时,依托“金豆工程”打造“群众提—群众办—群众享”模式,帮助党员干部了解村民需求,发动村民广泛参与,确定需要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

政府主导 推动富民工程

蔬菜产业是李埠的主导产业也是特色产业,全镇新型农业主体共有128家,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1000多户,带动发展菜农5000多户,年销蔬菜40多个品种,50多万吨,产值达11.5亿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李埠镇探索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席会,在全区率先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室,与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农学院及市区农业部门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部门开展科技联姻,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建立一支“党员土专家”讲师团;顺应产业发展需求,扶持企业发展冷链物流,累计建成恒温保鲜库16座,总库容2.5万平方公里,静态储藏能力达480吨。目前,正筹划申报“李埠红”莴苣农产品地理标识,打造李埠蔬菜区域品牌,为李埠产业发展求得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通过推广‘村党组织+合作社+村民’‘村集经济+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社’等运营模式,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共享发展成果。”李埠镇党委书记黄雷介绍。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李埠镇根植共同缔造理念,推动蔬菜产业稳步迈入发展快车道。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发展,从传统农业到产业现代化,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光……李埠镇委镇政府精心谋划,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擘画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

记者:刘思楫 通讯员:李莉/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江汉风客户端,荆州新闻第一端。关注荆州政务、民生、关注您身边的大事小事,打造本地权威入口、便民服务都市生活圈,将传统品牌《江汉风》的品牌价值注入,整合省内、市、县新闻、政务、服务,还推出了报料、投稿、圈子等多重样板,多样化丰富用户体验。

(作者:记者:刘思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