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入梅以来,受强降雨和下游顶托叠加影响,监利三洲联垸水位持续高位运行。7月4日,三洲围堤孙良洲外江水位达到34.23米,距离保证水位仅有0.09米。连日来,在47.8公里的三洲围堤上,一座座防汛哨棚拔地而起,筑起一道“红色长堤”。

午间12点,烈日、狂风。73岁的王新国手持铁锹,带着巡查队伍行进在监利三洲围堤。
监利市三洲镇新港村村民王新国说:“暂时还没发现什么情况,我们还是小心,努力加倍地管理这片区域。”
6月30日,三洲联垸进入警戒水位后,地处三洲北大门的新港村率先在围堤上成立临时党支部,由村两委带头搭建防汛哨所,党旗高高飘扬、党员冲锋在前、村民自发参与,47.8公里的三洲围堤上有了第一个“红色哨棚”。哨所纪律严明,按照当前防汛应急响应要求,每个哨所配备一名村干部加六个哨兵,与自发前来的村民一道查险、报险、抢险。

监利市三洲镇新港村村民王新国介绍:我们在寻找的时候,主要是要寻找翻沙鼓水//我们要是一发现,要积极向书记、村干部,跟他反映这个情况,要及时处理,不能让人民遭受灾难。
在四十平米的哨所里,王新国是年纪最大的“老师傅”。四年前三洲联垸涨水,王新国在这里值守了60天,防汛经验丰富,大家经常向他请教巡堤的诀窍。他将裤腿卷到膝盖,任江风吹起汗湿的衣衫,操着质朴的三洲方言,说着“没有诀窍,只要细心”。

监利市三洲镇新港村村民王新国说:“累也没有办法,累也是要干的,因为我们接了这个事,就要为我们三洲人民服务。只要有翻沙鼓水,不分日夜都要上劳力的//我长到七十几了,我要保护自己的家园,把自己的家人保护好。”
晚间8点,长江被笼罩在一片苍茫夜色中。新党员孙高强戴着应急头灯,支着竹竿,在村里前辈的带领下,对大堤内侧延伸300米的范围进行全面清查。夏夜的堤脚,潮湿闷热,不断撞上身的蚊虫和盘踞的蛇鼠让巡查多了几分“惊险”。

今年7月1日,三洲联垸将新党员入党宣誓搬到堤坝哨棚进行。“95后”网格员孙高强“火线”入党,他的“入党第一课”,就是如何与群众沟通、协调借用民水民电、与村民一道“踱步”在内堤上。
监利市尺八镇固城垸村网格员孙高强说:“新的党员奋斗在这个抗洪第一线嘛,像我们棚里有一些老党员已经60多70岁了//还是一直努力的坚持着,也没有说苦说累,感觉为人民服务、做这些事情也是非常值得,对我自己的触动也很大,自己也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夜色深深,江水滔滔。俯瞰围堤,一盏盏查险灯如同点点萤火,从哨所散开又聚拢。在泥土混着青草气息的夏夜,巡堤人的脚步声和着此起彼伏的虫鸣与浪涌,共同诉说着“坚守”的力量。
(记者:田心怡、陈孝伍、陈理君/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