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人工捡螺摘卵、喷洒药剂防治、鸭子成群结队觅食福寿螺......近日,荆州区八岭山镇正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全面围剿外来有害生物福寿螺,确保粮食安全、增产增收,守护全镇水清岸绿。
“它几乎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会产生危害,幼螺和成螺会咬食水稻叶及分蘖,使水稻因为分蘖降低而减少了有效穗进而造成减产,一般会造成减产10%-50%,严重的时候会造成整田的绝收。福寿螺对农业生态系统来说,是‘祸’不是‘福’。”据该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福寿螺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会危害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对水稻、蔬菜等作物均有危害。尤其对水稻的危害最为严重。
为此,近期八岭山镇组织召开清除福寿螺相关会议,镇农业分管领导、镇农办,镇农技服务中心、各村(社区)农业主任参会,会上研究商讨了清除福寿螺的方式方法。会后,镇村干部、志愿者组成“清螺小分队”,多措并举,打好福寿螺防治“组合拳”。一是多种形式开展宣传。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利用村民大会、村村响、微信群、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为老百姓宣传讲解,做到家喻户晓;二是优化生物防治措施。利用农户养鸭,适时放入田间觅食福寿幼螺和卵块,促进稻田绿色防控;三是科学实施化学防治,喷洒适量配比的灭螺农药;四是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开展“清除福寿螺”兑换活动。各村(社区)组织村民自发在沟渠、稻田进出水口等处进行人工拾螺,铲除螺卵,并设置拦截网,收集捕杀福寿螺,根据捡拾的福寿螺斤数,村民可到村委会兑换洗洁精、洗衣粉和食用油等等,形成了“你捡我捡大家捡,齐心协力护家园”的局面;五是集中销毁福寿螺,各村(社区)将清理收集的卵块、成螺进行捣碎处理,覆盖石灰后深埋。
据了解,下一步,八岭山镇将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做到早发现早清除,持续做好福寿螺防控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一起参与,做到全面防控,不留死角,打好福寿螺“歼灭战”。
(记者:潘路 通讯员:韩自然/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