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建设研究型医院是荆州市中心医院的战略目标,为着力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医学前沿理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队伍,2023年9月以来,市中心医院重新启动医务人员海外研修计划,陆续选派医院中高端人才赴国(境)外知名医疗机构、医学院系学习。
今年3月,荆州市中心医院乳腺科一病区副主任董超、胃肠外科副主任阎雷两名青年骨干医生,分赴英国皇家自由医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进修学习3个月。
近日,董超、阎雷顺利完成研学,已平安返回医院岗位。研学期间,他们了解了国际医学最新前沿动态,拓宽了学术视野。同时,在学习交流中,他们对我国的医学发展充满自信。
让先进技术更好造福患者
“这次去英国研修,学到了不少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希望能尽早应用在临床,更好服务于患者。”6月19日下午,正在病区值班的董超告诉记者。
谈起这次出国研学,董超感受最大的是常态化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近年来,国内医院大多也开展了MDT模式,但主要针对复杂疑难病例。在英国皇家自由医院,对每一位癌症患者都会采取MDT模式,并且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中,让患者得到规范化、同质化治疗。”
在医疗技术上,董超的收获也不少。“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乳房重建上,国内大多采用假体重建,而在英国皇家自由医院乳腺外科、整形外科,更多采用的是自体组织(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技术(DIEP)。该术式是乳腺外科的“天花板”,技术门槛非常高、难度系数也很大,但重建后的乳房在外形、观感上会更好,并且并发症也比假体更少。”
此外,在乳腺癌保乳手术或乳房重建手术之后,患者可能出现乳房凹陷、不对称等问题。英国皇家自由医院利用先进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让凹陷乳房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一些乳腺癌患者经过腋窝手术后,20%会出现严重的淋巴水肿,手臂肿得像腿一样粗,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大多采取保守治疗方法,效果不太理想。而在英国采用难度更高的淋巴管微静脉超显微吻合术,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淋巴水肿的技术。
“3个月的时间很短,要学的知识太多。”董超说,他希望将学到的这些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将人文关怀照进患者心田
“他们能做的手术,我们也都能开展,甚至一些手术比他们做得更好。因为我们的人口基数大、病例多,手术量也更大,因而手术比他们做得更精细。”阎雷自信地说,外科学虽然起源于西方,但中国外科技术进步很快,许多方面已经反超他们。
这次研学中,听说一名河北籍学员的机器人手术做得非常漂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还专门举办了一场学术讲座,邀请该学员好好讲讲机器人手术。在场的英国外科医生,对中国机器人手术的飞速发展感到惊叹,“天啦!我们的机器人手术才刚刚起步,他们却已经熟练开展了!”
不过,在对比与反思中,阎雷发现了对方的一些长处,值得好好学习。
“人得病了,可能国内的医生更注重的是治病。而英国的医生,除了治病,还非常注重病人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研学期间,一些癌症患者情绪低落,英国医生经常用握手、拍拍肩膀甚至是拥抱的方式去安慰患者,还会说一些鼓励的话,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外国同行,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做得相当严格。”阎雷说,英国医生查房时,都会拉起床帘。即便是来自中国的进修医生,在观摩英国医生坐诊、查房、手术时,也要首先征求患者的同意后才能观摩学习。
“通过国际交流,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国际前沿医学动态,开拓了学术视野;另一方面,我们与国际同行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为未来医院举办线上、线下国际学术会议奠定了良好基础。”阎雷说。
“人才、技术、创新,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近年来,医院坚持医教研管同步发展,正在向研究型医院转型。一方面,通过‘引进来’,引进一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派出一大批青年骨干医生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医院科研创新能力,更好守护荆州及周边人民健康。”荆州市中心医院科研科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今后,医院还将选派更多的优秀青年医生,前往英国、美国、以色列、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大医院进修学习。
(记者:匡奕君、卢成海 特约记者:夏自宇 通讯员:鲁萌 胡艺之/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