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营商 促商赢 | 政务服务含金量up!up!

890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一网通办率达95.14%;

2023年省营商环境考评中,政务服务指标位列全省开发区第五;

喜获“2022-2023年荆州市青力缔造青年文明号集体”称号;

……

成绩的背后,是经开区深化政务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成果缩影。

经开区坚持从便利企业和群众的办事角度出发,聚焦主责主业,充分挖掘政务服务内生动力,深化政务改革,用政务服务“含金量”的提升助推经开区经济发展实现跨越赶超。

“主动办” 跑出服务“加速度”

网上申报——后台审批——审核通过——当天出证。近日,在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荆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大厅首席服务官的全程指导下,顺利拿到了公司新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他毫不吝啬地称赞:“办事环境好、服务态度热情、办证速度快,我现在可以立即办理下一个手续去了。”

一句真诚评价的背后,反映的是经开区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实效。

亮新招、出实招,经开区贴心服务不断档,全力当好“店小二”。

经开区深化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对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进行改造,形成“2+1”(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无差别受理综窗+不动产服务分领域综窗专区)服务模式,目前实现699项事项无差别受理。

为了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经开区在荆州市惠企直达服务平台上线《荆州经开区2024年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协调部门编制事项目录和申报指南。为确保企业及时享受到最新政策,区政务服务中心实时对接市惠企服务窗口,及时更新省市有关惠企政策文件,丰富惠企政策库。

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经开区常态化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持续推进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推动框架协议采购进程,将电子商城迁移到框架协议采购平台,并通过框架协议采购平台开展政府采购工作。

聚焦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开区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深入了解并及时回应企业群众诉求,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事项,实行协同联办机制,有效破解以往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今年,累计15个部门相关负责人走进大厅参加活动,发现2个问题,已整改2个。

“问效办”展示改革新作为

今年4月底,《荆州市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快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炉。身处荆州工业主战场,经开区如何贯彻落实《方案》要求,推动改革落地?经开区的企业群众还需要哪些事项实现“关联事项集成办”?

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经开区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深入企业、社区走访等形式,问需于企、问计于民,从“办事者”视觉设计服务方式、再造办事流程,推动高频事项实现“关联事项集成办”。

“今年计划新增4个主题实现‘关联事项集成办’。”区政务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4个主题事项分别为个转企“一件事”、企业股权转让“一件事”、外线工程联合审批“一件事”、林草种子准入准营“一件事”。

当下,经开区正着力推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探索打造全产业“一链通办”服务模式,即聚焦经开区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纺织印染三大重点产业,运用链式思维服务产业发展。

“我们将围绕产业全链条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根据企业审批需求,打造定制化、套餐化、模块化的涉企服务‘一类事’场景。”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基本政务服务便捷化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衍生服务,助力经开区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推进“一链通办”服务需要打破哪些梗阻?需要注意什么?4月底,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组织业务骨干赴山东青岛高新区、西海岸新区考察,重点学习深化政务服务“一链通办”改革、深化重大项目“金牌团队”审批服务等工作运行模式,并围绕跨域通办、惠企政策落实、基层便民服务改革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仔细看、认真学,经开区正努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编辑:张轩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