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入梅”雨水“常伴” 怎样“梅”而不“霉”?市民应注意...

江汉风报道:盼望着,盼望着,气温降了,“梅雨季”也到来了。6月17日,伴随着大部小雨和局部中雨,荆州市连日来的高温天气终于告一段落,绵密的雨点仿佛在告诉市民,“梅雨”真的来了。荆州市气象局17日发布了气象信息专报,荆州市入梅时间为6月18日,不过这入梅伊始,略显“暴力”,本周降雨十分集中,致灾风险高。

仿佛是将5月没下完的雨放在了6月下。气象专家介绍,5月以来(截至6月16日20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33.32毫米,较常年偏少近5成。19日夜间到20日,荆州市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石首、监利、洪湖大到暴雨,其余地区中到大雨,风力增大,阵风5到6级。21~22日我市强降水持续,25日后又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大部分地区累计雨量100~250毫米,单点可达300毫米以上。。受降水影响,气温波动起伏,大部高温28~33℃,低温22~25℃。

随着荆州正式官宣入梅,那种又潮又闷又热的日子也离我们不远了。除了衣服晾不干之外,家里也变得潮潮的,这种被潮湿支配的恐惧,在每年的这个时候荆州市民都会经历。怎样实现“梅”而不“霉”?适当的通风是关键,梅雨季节,很多市民觉得外面下雨,湿气大,就会长时间关着窗户。但事实上,室内防潮最重要的就是通风,尤其是浴室、厨房、地下室等,最好要开扇窗户或有独立通风系统。梅雨季节里,市民也应多上心,每当洗手、沐浴和烹饪后及时擦去水汽,也可以很大程度缓解发霉的情况。

在梅雨季节前后,食物易发馊或霉变。建议将粮食存放在通风干燥处,离地存放。同时,每餐适量准备,尽量食用新鲜食物,避免过夜。熟食在常温下不宜超过2小时,未吃完的饭菜应冷却后及时冷藏,并在食用前充分加热。冰箱内食物摆放不宜过满,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长时间高温高湿天还容易引发胃肠道、皮肤、心血管、关节等方面的疾病。饮食上要清暑祛湿,可以多食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薏仁、冬瓜、玉米等,适当食用西瓜、苦瓜、绿豆等寒凉解暑之品。

(记者:马骁/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江汉风客户端,荆州新闻第一端。关注荆州政务、民生、关注您身边的大事小事,打造本地权威入口、便民服务都市生活圈,将传统品牌《江汉风》的品牌价值注入,整合省内、市、县新闻、政务、服务,还推出了报料、投稿、圈子等多重样板,多样化丰富用户体验。

(作者:记者:马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