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学子的贴心人
——记我市优秀心理咨询师何文艳
又是一年高考时,三年的寒窗,父母的期盼,恩师的嘱托,就在这一朝终见分晓。每到此时,很多高三考生都会面临心理紧张,压力过度,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甚至影响考试发挥的情况。很多有心理压力的考生说的最多的是,万一考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怎么办?因为对结果的强烈关注,导致压力过大。高考临近,很多学生把高考看做独木桥,认为如果高考考不好,未来就没有希望,因此会造成压力过大。模拟考试后,成绩处于一本线到二本线之间以及高分数段的学生更容易焦虑。这些在分数线边缘的孩子担心自己从一本线掉到二本线上,他们通常认为,一分之差可能改变命运,因此给自己施加较大的压力。另外高分段的考生,目标特别明确,很多高考生都瞄准顶尖高校,一旦考不上,心理落差较大,因此考前给自己施加的压力也过于沉重。
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心理疏导志愿者团队,每年都要走进中心城区一些中学,为高考生和中考时开展心理减压与疏导服务,在心理援助活动中,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何文艳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次,何文艳老师接待一位焦急的高考生家长刘女士的求助:孩子原来在县城里读书,现在转到市里的学校读书,没几个月,孩子跟我说,学习很难,题目都不会做,很焦虑,其实他在初中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是班长,他为人谦和,热心助人,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所以他在学校如鱼得水,现在上的学校是市内一所好学校,高手如云,学校本身对学生的学习也抓得非常紧,每个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起初中来加大了不少,孩子从小就是在掌声中长大的,因为他从小就乖巧懂事成绩优秀,他的挫折教育几乎是没有的,从春风得意如鱼得水的初中,到了高手如云形势异常严峻的高中,他说他感到非常焦虑,无助,因为缺乏挫折教育的问题,长此以往,我非常担心会演变成他的心理疾病,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孩子他爸于前年因肝癌过世,对孩子的打击甚大,家中的经济条件也大不如前,现在,我和孩子一样都有焦虑感,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帮助孩子?
听了刘女士的倾诉,何文艳老师耐心给她分析了孩子的情况:现在,很多在羡慕和掌声中成长大的学生,会对学习竞争中的挫折不适应,因为他以前很少会遇到这样的事,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因此,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会感到焦虑、茫然,甚至失望。目前,你的孩子就面临这种情况,加之孩子父亲去世,对他打击也很大,这也是一种挫折,要摆脱亲人去世的悲伤,需要一段时期,有的人会更长些。刘女士一听,认为何老师分析的很到位,针对孩子的情况,何文艳老师继续说道:
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现在强手如林,学习尖子生众多,学习上的竞争很激烈,这很正常,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孩子应该去适应它,并正确面对学习上的竞争。一旦发现孩子成绩没考好,感到沮丧时,作为家长,应该及时去关心他,鼓励他,树立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学习上的挫折,很容易使人产生自卑心理,如果不及时摆脱这种心理,成绩就会一落千丈。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对孩子多点肯定,多表扬,多鼓励,使他始终持一种学习上积极的心态和热情。
对于高考生来说,他们缺乏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坎坷及生活的磨练,缺少韧性,往往经受不起大的挫折。过多的失败很容易摧毁他们对生活所抱的美好希望和积极态度,而导致其建立消极的失败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而适度的成功体验往往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成功者的自我认识,从而成为不断上进的动力源泉。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使学生在早期经历中更多地体验成功。通过创立顺境,增加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积极美感;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构筑美好的自我形象,形成和发展其自信心。对那些自我形象不佳、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帮助其增加成功的体验。这样,可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刘女士听后,认为何老师说的很在理,表示会按老师说的,去科学辅导孩子。类似这样的心理案例,在中高考前夕,何老师还接待了很多。
按民盟荆州市委会要求,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积极开展黄丝带帮教行动,何文艳老师随同市社会心理学会志愿者团队,先后到荆州监狱和江北监狱,为服刑人员开展了心理疏导服务,何老师为人谦虚,工作总是一丝不苟。
中高考前夕,要说什么是社会关注度高的,什么群体心理压力最大,那无疑就是中高考考生。何文艳老师说,中高考生家长面对考生,要注意批评的尺度,成功时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中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但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在批评学生时,就要注意场合和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树立积极自信的考试心态。说着说着,何文艳又接到社会心理学会邀请,即将赶赴沙市六中,参加在沙市六中举行的中考生减压与疏导公益活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