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工作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师采用一种体现人性化关怀的方法,调整受到困扰的个体的心态和情绪,促使其理性地面对现实,从而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心理疏导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年三月份,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启动了中高考考生心理减压与疏导工作,张贵老师虽然入会时间不长,但是争当心理援助志愿者的情怀却是最深厚的,每场公益活动,他在微信群里是最积极报名的,几乎参加今年来学会举办的所有公益活动。
张贵老师接待了很多中考生的求助,一次,一名叫娜娜的学生问张贵老师:快中考了,最近老是想着考试,担心考试考砸,不知道如何是好,最烦的是,老是睡不着觉,第二天又晕沉沉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张贵老师很热情地接待了她:考前失眠是大多数考生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考前心理紧张造成,有思想包袱,胡思乱想等,容易导致睡不着觉。针对该生的心理困扰,张贵老师继续说道:
一是要保持平常而自然的心态。出现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考生对连续多天出现失眠紧张不安,认为这样下去大脑得不到休息,会影响接踵而来的考试。这类因担心所致的过分焦虑,对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二是学会放松。睡前饮一杯加糖的热牛奶,这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增加氨酸进入脑细胞,促使人脑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时牛奶中含有微量吗啡样物质,具有镇定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还可以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沐浴,或用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
听张贵老师这么一说,娜娜心情好多了,表示按老师的方法去试一试。类似这样的求助,张贵老师还接待了很多。
“黄丝带”帮教行动是由民盟中央和司法部联合发起的,针对服刑人员等特殊人群开展关怀、帮扶和教育救治,促使服刑人员更好回归社会的一项公益性活动。监狱服刑人员接受心理援助,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认识和方式,完善自我意识,培养积极的情感,健全自身的人格,从而使之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和人生理想,培养大家的人生观念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做到自尊、自重、自立,以积极向上的改造心态努力搞好自我改造,增添开创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受民盟荆州市委会和江北监狱邀请,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志愿者团队今年5月份,来到了江北监狱,开展心理援助公益活动,张贵老师第一个报名要参加这次活动,关爱之心,溢于言表。
张贵老师说,在现代社会中,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一些人往往会处于焦虑和抑郁的状态之中,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这种状态只会不断加重,最终导致一些负性问题的产生。因此,在社会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提倡心理疏导十分必要。张贵老师表示,将继续积极参加社会心理学会公益活动,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