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引路人——记优秀心理健康指导师刘芳

中高考,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笑到最后;中高考,是一场心理战的拼搏,谁心态好谁就是黑马;中高考,是一场大群体的博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笑到最后,学子们由于心理素质的不同,每单中高考来临之际,因为焦虑,而感到十分无助,非常需要得到心灵导师们的帮助。

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志愿者服务队,十多年,几乎走遍了中心城区所有中高考学校,为中高考生提供心理减压与疏导服务,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中高考心理援助志愿者,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刘芳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今年三月份开始,社会心理学会每次在会员中招募志愿者,开展中高考生心理减压与疏导服务,刘芳老师总是抢先报名,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公益活动。


一次,一名高考生求助于刘芳老师,他倾诉道:我经常晚上“开夜车”到深夜,揉揉干涩的眼睛,伸个懒腰,再继续奋战,每天感到很疲惫,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心里很着急。

听完该生的倾诉,刘芳老师耐心帮他进行了分析:高考复习期间,重要的是提高复习效率,而不是打疲劳战,开夜车。上课时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复习,回家后争取在消化老师课堂内容的同时增加自己薄弱环节的复习内容。要有充分的睡眠,保证白天上课有充足的精力学习。人体到夜间、特别是零点到4点,各器官都进入睡眠状态,如果强行硬撑对身体伤害非常大。每天6个小时的睡眠是底线。最好保证在晚上1时到早7时睡觉。晚上不要通过喝咖啡、茶等刻意提神来熬夜,困了就睡,尽量顺其自然。听了刘芳老师的指导,该生内心豁然开朗,针对该生的问题,刘芳老师还给他提了一些建议:

在全心投入高考的同时,安排必要的身体放松活动,如散步、跑步或打球,或者尝试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复习要讲科学,要有效率。你可以按照原来设计的作息时间,继续完成正常的学科复习,使自己在高考阶段维持常态。可以尝试在上床前1小时左右,使自己的心境松弛下来而准备入睡。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掌握的知识远比熬夜苦读的多得多。

类似这样的心理帮助案例,刘芳老师在中高考考生心理疏导中,还接待了很多,她都是不厌其烦帮助考生们答疑解惑。

     面对众多高考学子们的心理求助,刘芳老师说,高考是人生的一次特殊洗礼,也是人生的一次宝贵经历,希望你既不要轻敌大意,也不用倍感压力,只要挑战自己,竭尽全力就行了。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灯。被人关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爱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刘芳老师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