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将迎来2024年高考,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比拼,也是一场体力战,只有吃好喝好,有个好的心理状态,考生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那么吃喝要注意些什么?又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高考期间,早餐质量更为重要。因为考生从吃完早饭到考试结束,通常都需要3小时以上的时间,甚至更久,如果早餐马马虎虎,就难以保证血糖稳定,进而影响考试成绩。中晚餐也不要马虎。
荆州一医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代雪梅:在饮食上还是选择平时吃的东西,变化太大学生的肠胃可能不适应。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以主食为主,避免肥腻的。
比如早餐可以选择米粉、面条,搭配一个水煮蛋,要避免大油荤,中餐需准备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且搭配蔬菜,晚餐不建议吃太多肉类,适量的肉类或用豆制品替代肉类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让考生安心复习、平静入睡。俗话说:“病从口入”,食品卫生不容忽视,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因为“拉肚子”而影响考试发挥。
荆州一医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代雪梅:建议不要吃凉菜、冷饮,因为这些可能会对孩子的胃肠造成一些刺激反应,可能出现腹泻腹痛的症状。
除了饮食,有的考生可能会出现焦虑,甚至坐卧难安,所以有个好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荆州一医精神卫生科主任杨涛:建议学生不要想得太远,要顺其自然。如果非常紧张,出现植物神经紊乱(手心出汗、坐立不安、心慌、胸闷、气短),建议找医生看一看。
此时,家长在言行上不要再向孩子施加心理压力,积极与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在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将心态调到最好。
荆州一医精神卫生科主任杨涛:目前不要做题海战术,而是放松心情,多运动,转移焦虑情绪。作为家长,要理解支持陪伴,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提高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