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五月的初夏,荆州市中心医院医技楼五楼的手术室外,燥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氛围,患者家属聚集扎堆,在焦急等待手术结果。
中心医院手术室总护士长龚腊梅对记者说,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忙碌是手术室的常态。手术室护士们不分昼夜,顶着月亮来,踩着月光回家,被人们亲切唤作“月亮天使”。
手术室,外科的“心脏”。患者性命相托,医生全力以赴。无影灯下,一台台高难度手术,一次次与死神赛跑的较量。闯出鬼门关的患者,毫不吝啬的把鲜花掌声,送给医生团队。而参与救治的与医生同等重要的护士,因患者大多处于麻醉状态,令人遗憾的忽略了护士美丽的面孔、忙碌的身影。
中心医院手术室目前有护士98名,其中男护士19名。去年完成手术4.8万台,平均每天160台,高峰时每天达到230台。
长年累月满负荷运转,给手术室护理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护士长余知萍打趣道,手术室护士小姐姐要炼成“金刚不败之躯”,既要站的、饿的、憋得又要忍得。众所周知,一台高难度手术,医护人员站立七、八小时是家常便饭,甚至超过16个小时。常年的站立,许多护士不同程度患有静脉曲张、颈椎、腰椎劳损等职业病。
饿的主要原因是一台手术未结束,医护人员就不能下手术台吃饭。顶着饥饿进行手术,成了这个行业工作常态。最难受的就是“憋得”,经常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这是常人体会不到的辛酸。至于说“忍得”,指的是护士上了手术台,全神贯注配合医生,练就了一身“天崩地裂”心无旁鹭的本事。
这就是手术室护士工作的真实状态。
病房护士或者专科护士,对患者一对一服务,相对来说较为单一。而对于手术室护士来说,业务素质要求非常高,专科性强。除了掌握专业护理技能外,还要应对各类不同病种的患者,跨度从新生儿到耄耋老人。从骨折到心脏病夹层等危重症。从心外、神外、普外到妇科等等,涉及到“动刀子”的科室,手术室护士都要有精准的专业技能,彰显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锤炼出手术室护士的“铁血丹心”!
护士长刘娇表示,急诊送来的危重症患者,护士忙得要“飞起来”给医生供应刀、钳、夹等“十八般”器械以及纱布等“武器弹药”,配合医生以最快速度完成急救手术。
有一次,护士谢静静接到一个急诊通知,一名外伤大出血休克患者,要做开腹探查手术。她从接到指令到手术开台,用了不到10分钟,为拯救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龚腊梅总护士长表示,为了精准掌握、准确配合各专科近4000种手术方式,护士至少要经过3年学习、培训和磨练,方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
手术室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主刀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协同作战,才能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今年春节前夕,男护士杜少文在21号手术间,刚忙完一个心脏搭桥手术。抬头一看时间,不知不觉站了8个小时。下午5点,杜少文更衣下班,准备给儿子过生日。
还没走出医院大门,杜少文接到紧急电话“刚才那个心脏搭桥的患者突发跳呼吸骤停,马上过来抢救”。挂断电话,他飞奔手术室。
一场鏖战悄无声息的展开,杜少文配合默契,给主刀医生递钢丝剪,医生打开患者心脏,徒手提起了心脏,监护仪上逐渐出现了波形。按照医生指令,杜少文为患者推注药物并准备除颤设备。患者病情十分凶险,医生下令“马上重新搭桥手术”,杜少文和护理团队配合医生、麻醉师,又经过9个小时的奋战,最终,挽救了患者生命。
手术共耗时17个小时。手术结束,杜少文不想说话、喝水、吃东西,他累瘫到手术间的墙角。这时,他忽然想起了宝贝儿子,遗憾的是没能为他过生日,愧疚之情让他的眼睛潮湿起来。
龚腊梅总护士长目前担任荆州市护理学会手术室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护理学会手术室专委会常委、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委会专家库成员。从事手术室护理管理20多年,被誉为手术室“常青树”。团队管理,龚腊梅严字当头,她教育大家“手术室是人命关天的地方,任何纰漏都有可能让患者下不了台”!带领大家学习、培训、操练、比武等,为患者筑起一道生命安全的堤坝,也让中心医院手术室,成为江汉平原业界领跑者!
荆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饶定虎介绍说,手术室是医院护理的优势学科,也是荆州市及周边地区危急重症手术病人救治中心、湖北省腹腔镜培训中心、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湖北省首批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
据了解,手术室打造了一支学习型团队,培养专科护士13名,其中国家级专科护士7名。此外,7名骨干专家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等13个手术护理学会中担任职务,连续两届被省卫健委评定为“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手术室作为中心医院这艘“航空母舰”的核心竞争力,龚腊梅满怀信心表示,继续秉承“大医精诚 格物致知”荆医精神,带领年轻护士,奋力书写手术室护理团队挺赝担当的青春诗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