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荆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上,纪委报告中写道:“限事项、限对象、限规模,共查处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157个,处理党员干部207人。”近年来,荆州狠刹“人情风”,效果明显。
过去,荆州“人情风”盛行,让人不堪重负。生日宴、升学宴、乔迁宴……少数党员干部借机敛财,名目花样不断翻新;请乐队,扎拱门……群众相互攀比,讲排场。赶一次人情,少的几百元,多的上千元,一年花费上万元。
党风影响民风。荆州市大力整治党员干部乱刮“人情风”。
荆州市纪委党风廉政室负责人介绍,市纪委出台规定,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实行“事先申报、事后报告”制度。党员干部操办婚庆事宜时必须提前10个工作日向本级或本单位纪检监察机关报告,说明操办事项、时间、地点、宴请桌数等,并于事后10个工作日内报告遵守承诺情况。
荆州市纪委还规定“三限”——限事项、限对象、限规模。限事项,党员干部按规定操办婚庆丧葬事宜,其他喜庆事宜一律不准操办;限对象,主要限于亲戚;限规模,宴请人数控制在10桌以内。
每逢节假日,荆州市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都会发文告诫党员干部,同时加大明察暗访、通报曝光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党员干部大操大办较去年有明显下降,有效遏制“人情风”。
在农村,各地也针对“人情风”进行规范约束。
涴市镇政府成立“人情风”专项整治小组,出台村规民约。目前全镇各村成立农村红白事宜理事会,婚丧嫁娶要通过村规民约监督小组同意,防止大操大办。在约定中,除结婚、老人逝世外,其余喜事一概从简;设立“乡宴总管”,对村民进行引导。
监利县程集镇为减少“人情风”负担,去年成立丧葬礼俗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奖励措施,引导村民减少丧葬礼俗项目数量和时间,控制总费用。据镇民政办公室统计,风俗改革以后,全镇一年可节约700万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