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从“肩上背”到“天上飞”,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今天来看荆州市劳动模范、荆州市硕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紫云通过手中的无人机,用智慧科技为农业赋能。
一大早,在位于公安县的荆州市硕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赵紫云正向农户袁涛介绍农用植保无人机使用注意事项。这是袁涛购买的第二台农用植保无人机。袁涛家有500多亩田地。从前一直是人工撒药施肥,在赵紫云推广下,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公安县闸口镇家庭农场主 袁涛:我之前买过T30,后来觉得赵总这里的服务比较好,维修速度比较快,现在又拿了一台T60。
使用农业无人机,赵紫云算是湖北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赵紫云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专业。2015年,在外工作了3年的赵紫云选择回到家乡公安县,以农业无人机作为自己新事业的起点。法律高材生为何会选择返乡与稻田“打交道”?
荆州市硕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紫云:当时考虑到农业的前景和发展的方向。农村劳动力是比较缺乏的,包括农业现代化的推广建设,土地逐步流转需要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所以说2015年之后深耕农业一直到今天。
在农村长大的赵紫云,从小见过父辈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的艰辛,他一直思索着,如何通过安全、高效、环保的机械手段来代替传统的种植方式。农业无人机属于农业高科技产品,可代替人工进行撒药施肥、病虫害防治。让农户们告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赵紫云将目光投向了农业无人机。
荆州市硕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紫云:无人机它是作为一个新型的产业,对我们年轻人容易接受,从无人机这个方向作为一个突破口。以无人机的发展方向,从整个农业里面做支撑,我们现在不仅是从事无人机的推广应用工作,我们现在目前也涵盖了传统农业耕种防收,整个社会化的全套流程。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农业无人机应用方兴未艾,作为“门外汉”的赵紫云只能从网上或者书籍里学习理论知识。白天一遍遍试飞,晚上在家中钻研专业书籍直至深夜。在一次次失败中,赵紫云总结了很多关于飞行知识和飞行技巧,摸清了农药如何配比才能达到最好效果,懂得了如何更有效地保障作业安全和作业效率。
荆州市硕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紫云:当时15年创业的时候,投入了近300多万。在2015年到18年的时候是非常艰难的,我们的无人机在整个农业领域里面是不被认可的,农户也不接纳。既然已经选择了一件事情,就想把这个事情做好,做精做专,当时是这样去想的。当时我们也有很多合伙人,合伙人都散了,我一个人最终选择坚持走这条路才到今天。
做“飞手”已近10年的赵紫云拥有了丰富经验,先后获得2021年度荆州能人无人机比赛第一名、第四届湖北省“工匠杯”无人机比赛季军、第七届湖北省“工匠杯”无人机比赛冠军、第四届“荆州工匠”称号等荣誉。技术上有了硬支撑,农户就吃了“定心丸”。如今,赵紫云的公司已销售无人机600余架,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平均每年带动植保服务面积约60万亩次。随着市场认可度的不断提高,赵紫云的团队不断壮大,他在不断精进技术的同时,开始分批培训学员,带领他们成为“新农人”。目前已在公安县培训植保无人机合格上岗人员500多人。2020年至今,赵紫云带领团队在植保无人机领域的销售、培训、社会化服务和售后工作连续4年位居全省同行业第一。
荆州市硕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紫云:后期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