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为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深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荆州区弥市镇以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多措并举,全面打响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攻坚战、总体战,掀起清渠洁岸热潮,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
在“责”上做文章,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弥市镇结合镇情,制定弥市镇“清渠洁岸 共同缔造”活动方案,提前部署、靠前指挥、狠抓落实,统筹协调推进弥市镇清渠洁岸工作。一是坚持靠前指挥。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付中和镇长朱祥君任组长的工作专班,镇主要领导不定时对各村(居、场)进行检查督导,机关干部和专班工作人员对全镇重要渠道和养殖户进行督导,做到责任无缝隙、督导无死角。二是坚持狠抓落实。每周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会上对全镇的“清渠洁岸 共同缔造”工作进度调度,工作进度落后的村(居、场)表态发言。三是坚持党建引领,构建“镇党委+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党员带头作用和党组织引领作用。
在“宣”字上下功夫,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为深入推进“清渠洁岸 共同缔造”工作,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弥市镇“线上+线下”齐发力,统筹下好“先手、基础、妙手”三步棋,推动清渠洁岸工作走深走实,全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高站位部署,下好“先手棋”。工作专班谋划在先,将成果宣传摆上重要日程,坚持把推进工作与成果宣传紧密结合,周密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扎实有序推进。充分利用朋友圈、村级群等载体,持续宣传各村(居、场)工作进度,及时发布清渠洁岸工作的成效、动态等信息,不断丰富“线上”宣传内容,全力搭建宣传“网络阵地”,营造全方位宣传氛围。全方位推进,下好“分步棋”。结合工作要求,组织各村(居、场)召开户主会、湾组会、板凳会,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与群众一道出资出力,共同完成渠道整治。高频次宣传,下好“妙手棋”。充分依托村大喇叭、户外LED、横幅、宣传海报、宣传展板等载体,在主要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专栏,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海报,使活动情况一目了然。
在“钱”字上想办法,“四个一点”发力,解决资金难题。弥市镇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以“四个一点”集资模式迅速推进活动走深走实。群众筹一点。坚持贯彻落实“五共”理念,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组织群众召开户主会,调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动员号召群众出资出力,以“众筹”解“众愁”。派驻单位帮扶一点。弥市镇共分配有28家区级派驻帮扶单位,积极主动对接,邀请派驻帮扶单位工作组入驻指导,向对口派驻帮扶单位“化缘”,寻求资金支持,目前已有多家派驻帮扶单位承诺给予所派驻村资金支持。项目投一点。利用高标准农田、旱改水等项目,对渠道进行整治,巧妙利用项目推动工作落实。村集体出一点。在充分考虑农村集体承受力的前提下,鼓励村(居、场)先行一步,以此有效带动各方力量行动起来。
在“严”字上见真章,瞄定工作目标,强化沟渠整治。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实地考察,开展了生态环境问题“起底清仓”大排查,建立了重点整治台账。一是对标对表,立行立改。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志愿者和广大居民围绕“五清”工作标准,对房前屋后生活垃圾、杂草、树枝,沟渠、堰塘水面漂浮物、迷魂阵、网片、水草等障碍物,河岸堆放杂物、围网垦种现象、畜禽草棚、旱厕等违规建筑进行排查整治,推进问题导向原则,立行立改。二是查缺堵源,改善提升。认真细致排查水体受污染、淤堵的源头,精准施策,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并通过人工清捡和机械疏挖相结合,清除沟渠内杂草和淤泥,确保河流通畅,水质得到改善提升。三是强化职责,机制并进。成立河湖管护责任小组,落实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划分无空档、无死角,形成全员参与、包保到河湖沟渠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河(湖)长制责任体系,聚焦管护责任、管护体系、管护举措,管护质效,实现弥市镇河湖环境有效改善,走出一条人水和谐、和美小港新路径。
弥市镇“清渠洁岸 共同缔造”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落实上与上级的要求、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弥市镇将以“清渠洁岸·共同缔造”为契机持续深入推进河湖沟渠整治等系列工作,同时加强环保宣传动员工作,引导群众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全程参与者和忠实守护者,干群一心共同绘就村庄靓丽、乡风文明、美丽宜居、幸福和谐的美丽弥市画卷。
(通讯员:舒勇/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