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自“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活动在凤鸣社区常态化开展以来,大家同坐一条板凳、同围一张桌子,有地议事、有人管事,有机制办事。“诉求能解决,居住环境品质提高,离不开党建引领!”凤鸣社区小区居民甘晓含说。
荆州区郢城镇凤鸣社区共有居民小区10个,常住人口6107人,空间场域复杂,生活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混杂,多种功能区的叠加使社区具有多重属性,治理结构复杂,利益主体多元,社会矛盾触点较多。
社区工作“千针万线”,如果只靠社区单兵作战,必然面临力量不足、资源缺乏的难题。面对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如何让社区居民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
今年以来,凤鸣社区立足社情实际,以党建为统领、靠党建把方向、用党建聚力量,在建强组织、破解难题、服务群众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效能,推动社区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
组织联建 资源要素共享
“小区北门出口通行太不方便,请协调解决一下!”居民微信群弹出一则求助信息。经实地踏勘,由于小区北门被市政花坛阻挡,车辆出入可能发生刮蹭,造成财产损失、影响交通安全。
改造过程并非易事,居民是否同意项目实施,资金从何而来?凤鸣社区将这项“公事”列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在社区发展联席会议讨论,市、区政协拟定委派干部到社区开展帮扶指导,社区联合共建单位争取政策支持、征求居民意见,物业出资组织人员和采购建材进行改造。很快,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快速完成改造。现在,不仅居民出行道路畅通了,还打通了社群的“连心路”。
凤鸣社区党委构建“多元融合”工作体系,打破区域限制、单位限制,推动实现网格服务管理大融合、大联动。与联点共建单位党组织、辖区单位等17个党组织“一对一”跟踪对接,“点对点”精准发力,建立“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多资源实体化运行模式。
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建立包楼联户工作机制,以“线上统筹+线下服务”的志愿模式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使党员有阵地、有归属。
挖掘能力强、热心肠、群众基础好的治理骨干,构建一支“专兼互补、平战结合”的多元网格力量,常态化开展巡查巡访、社情民意大摸底。
截至目前,已有41名干部下沉小区,覆盖了所有社区网格,累计收集居住环境、交通出行等群众急难愁盼项目难点和群众关切问题8个,办结率100%。
平台共建 凝聚议事力量
在凤鸣社区“一线协商”会议室,民警、律师、人民调解员、物业企业经理和上百位商户经营者或坐或站,议论纷纷,氛围紧张。
如此阵仗,所为何事?“门岗安保脸难看,话难听,基本治安和卫生都无法维持。”原来,凤鸣社区所辖一商圈的物业服务费用、物业管理、商圈发展,已成为商户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
“既要考虑物业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又要充分考虑商户的经营压力。”经过商议,物业公司最终同意参照同地段物业费用标准进行适当调整,承诺提高员工招聘门槛。
“不吵不闹,坐下来讲实情,说实话就解决了问题,这会开的真值!”通过协商,督促物业优化服务,同时物业费收缴率也得到提升,商圈业主还成立了自治小组,建立起公共事务自我管理机制,可谓一举三得。就这样,一场将要加剧的集体矛盾消弭于萌芽。
凤鸣社区创建“一线协商”平台,形成“集、定、研、议、办、督”的6步协商议事法,形成社区党委为核心、配置N个协商主体的“1+N”模式协商议事小组,注重协商实效,邀请利益相关方参加,通过多方参与说事、议事、主动沟通,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民主协商自治,使“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成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的有力抓手,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去年以来,通过“一线协商”议事解决车辆乱停放、噪音扰民、房屋漏水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20余件,提供涉及公共事项、生活服务、管理优化等方面建议10余条。
关口前移 提升服务质效
小区物业服务质量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小区居民往往存在比较心理,“吐槽”的声音多。而现在,不仅投诉量减少了,居民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凤鸣社区以党建工作为“引线”与物业联袂共建,通过精减社区办事窗口,推动社工到网格驻点,共同走访居民、联合提供服务、分流化解问题,将治理、服务关口前移,回应居民合理关切。
通过开展“红色物业”比武打擂,促进物业服务企业相互比拼交流,提升服务管理质效和可持续性。社区书记担任党建指导员,网格员担任联络员,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打造各小区物业服务实践特色。比如,领地、凤鸣籣台,以一群社会阅历丰富、道德高尚的退休老党员志愿者带动群众参与自我管理、发挥专长、服务邻里,彰显社区治理“银发力量”;碧桂园悦华府“红心碧海”服务品牌,工作人员在“八小时”岗位履职之余服务身边街坊邻里,将志愿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通过学习借鉴优秀的运营模式,并将经验成果转化形成整体带动效应。社区、物业将沟通协作化作常态,交流意见,解决问题更加高效,物业和业主之间互动性更强,越来越互相理解。”凤鸣社区党委书记刘超说。
凤鸣社区以党建大网全面服务居民生产生活,覆盖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小区物业服务品质已从保安保洁保运转的初级运转,迈入安全、舒适、幸福的2.0阶段。
警网融合 护航群众安全
“紧急求助:楼上凌晨还有机器转得沙沙响,噪音吵得睡不着!”网格员、社区民警开展巡查巡访时居民反映,兰台府小区一业主将15楼的房屋出租他人开设食品加工小作坊,引发其他业主不满。
“不仅无证无照、食品安全无保障,消防安全也存在隐患,导致其他业主无法安居,请物业责令租户停止生产,立即搬离,并告知房东相关法律责任。”现场还联系了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如何规范经营。
凤鸣社区深化“警网融合”,构建“1+1+4”网格力量体系,即社区民警为组长,网格员为副组长,4支社区党群力量为组员的一站式联调联动模式,确保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我和丈夫因琐事发生矛盾被家暴”张女士情绪激动地向网格员求助,社区迅速启动应急化解预案,经网格员、民警携手进行调解,双方同意和解。几周后,社区妇联主任对夫妻进行回访,效果良好。
案件回访、心理疏导是凤鸣社区警务团队“解纷促和”的创新举措,形成多方联动、多元化调机制,贯穿矛盾纠纷警情,做好现场处置、事后调解、跟踪回访、日常预防等各个环节。
社区民警“吹哨”,网格也会迅速“响应”。“能不能帮我找找孩子”社区民警李大强接警一名9岁的女童在客运站走失,民警迅速联系片区网格员分头寻人,依靠智慧安防体系,帮助家属平安找回了孩子。
警格和网格的“双网融合”,正推动凤鸣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走向精细化。
精细服务 回应民生关切
“暑期到了,孩子一人在家确实令人不放心,我们又得上班工作”“现在小朋友的功课让人望而却步……”
凤鸣社区用“趣味”托管破解暑期“带娃难”,撑起青少年儿童暑期安全“保护伞”。2023年暑期,社区将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力量汇聚,打造爱心托管班·希望家园“共筑童梦”公益项目,为辖区85名儿童提供了30天的高质量的暑托服务,累计服务2667人次,通过互动游戏、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增才智的假期,解决双职工家庭子女、留守儿童暑期无人照料与安全问题,荣获湖北省总工会、共青团湖北省委授牌。
阳光下,春风里,凤鸣社区议事亭前欢声笑语,12名古稀之年的寿星欢聚,在社区大家庭的暖意融融中留下别样的生日记忆。
“老年人生理、心理老化,会产生各种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殊需求,再丰厚的物资也抵不过情感陪伴。”李双莹说。
凤鸣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文娱活动,如文艺茶话会,为舞蹈队找舞台等,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联系辖区医院,提供免费爱心义诊、体检等服务。打造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心理服务为一体综合养老共享空间。积极开展“模拟家庭”活动,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严格落实日常保障跟踪服务。
据介绍,为做好一老一小保障性和需求性服务,凤鸣社区践行“共同缔造”理念,积极打造了“空巢老人帮帮团”、“青春护苗”等多元、多样化的特色养老育幼服务品牌,推动“老+小”精细化社区服务。
“积极解决居民的困难,组织发动群众也就不再困难,我们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凝聚众力,促进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凤鸣社区党委书记刘超说。
(通讯员:彭哲/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江汉风客户端,荆州新闻第一端。关注荆州政务、民生、关注您身边的大事小事,打造本地权威入口、便民服务都市生活圈,将传统品牌《江汉风》的品牌价值注入,整合省内、市、县新闻、政务、服务,还推出了报料、投稿、圈子等多重样板,多样化丰富用户体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