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荆州日报聚焦经开区教育事业发展

4月17日

荆州日报整版报道

《五育并举 铸魂育人

荆州经开区用奋进之笔书写教育新篇章》

聚焦经开区教育事业发展

全文如下

↓↓↓

岁月镌刻初心,奋斗定义时光。

2014年至2024年,是荆州经开区教育由小到大、逐步规范的十年,也是荆州经开区起势发力、跨越赶超的十年,更是荆州经开区翻天覆地、蝶变腾飞的十年。

新增学位、教育均衡、“双减”落地、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质增效……这些关键词,见证着荆州经开区教育系统用心血和汗水镌刻“美好教育”的辉煌征程。

十年来,荆州经开区始终扛稳政治责任、把准正确方向、顺应发展所需、回应群众期盼,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目标,勇涉改革深水区,实现教育发展新跨越,向全社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十年答卷”。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从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到如今拥有公办中小学校10所、公办幼儿园7所、民办初中1所、民办幼儿园10所,全区在校(园)学生15086人、专任教师1292人……荆州经开区教育事业走过了由小到大、逐步规范的十年发展历程。

一个个跃动的数字最具有说服力,也是荆州经开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最直观的印证。

荆州经开区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荆州工业兴市的主平台。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荆州经开区教育基础设施累计投入逾5.7亿元。

随着荆州经开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聚集,教育需求急剧增加。为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荆州经开区承接了市直优质教育资源——沙市实验小学,新建了经开区实验中学、经开区第一中学、经开区第二中学、经开区第一小学等4所中小学,配套联合街道中心幼儿园等7所公办幼儿园、完成经开区高中(原滩桥高中)迁址新建……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极大提升了全区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效缓解了全区中小学学位供给压力,完善了义务教育网点布局,为全区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来,经开区聚焦优质均衡,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全区学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校舍设施更加安全,育人功能更加完善,办学治校更加规范,真正实现让经开区孩子从“想上学”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的新跨越。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是对五育失衡状况的总结和反省。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荆州经开区用十年时间给出了答案。

荆州经开区以提升教育品质、树立教育品牌为目标,以“一校一品”“四校创建”、健康学校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新路径,认真实践“用体艺涵养心灵,用文化滋养生命,用卫生护养健康”的办学理念。

2023年,全区新增经开区第一小学“德育工作示范校”、沙市实验小学“课后服务优质校”两所市级示范学校,为全区规范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此外,为抓牢课堂主阵地、彰显创新教学魅力,荆州经开区以“区域交流、导师引领、互帮互学、提质显效”为目标,开展“名师名校领雁行动”,着力打造创新、高效课堂,引领并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组建荆州经开区教研室,统筹协调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组织开展教学比武,每年至少有40多名中小学教师在全区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荆州经开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也为该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沙市实验小学牵头开展全区小学“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实践”专题教研活动;经开区实验中学牵头,多所学校探索研习小组深度合作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新型的师生关系得到所有研修教师认同,也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

在创新中奋进,在发展中蝶变,在实践中绽放。各项举措的落地落实,让荆州经开区教育事业发展之花芬芳四溢;各项荣誉接踵而至,该区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典型经验也广受好评。

十年来,荆州经开区教育系统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实现了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跨越。

全面推进特色办学 

百花齐放春满校园

十年来,荆州经开区引导各个学校创特色、亮优势,形成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发展格局,让区域教育绽放多彩魅力。

如今,在荆州经开区,各校品牌特色彰显,让五育并举落地有声、让“双减”行而有力。其中,沙市实验小学以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起点,形成了足球、游泳、戏曲、管乐等特色办学项目;经开区实验中学以全国传统田径项目学校为起点,形成了汉剧、“三国传说”、帛画、楚简等非遗传承特色办学项目;经开区第一小学以市羽毛球“一校一品”学校为起点,形成了磨鹰风筝、楚绣、射箭等特色办学项目。此外,其他学校还形成了乒乓球、楚剧、楚漆、轮滑等特色办学项目。

“只有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发展,才能汇聚成一幅多元、丰富、充满活力的未来人才图景。”荆州经开区公共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课内,荆州经开区督促各校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艺术课程。2023年,经开区第一小学结合“幸福课堂”课题研究,打磨“创优课”13节,其中音乐教师陈丽的教学案例《音乐小屋》获省级二等奖。课后服务方面,各校建有艺术舞蹈、书法美术、手工制作、传统文化等近200个艺术类的学生社团。社团定期招生,家长、学生自主选择,采取“走班制”的形式开展活动,学生社团已成为荆州经开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如今,在荆州经开区,教育系统年度艺术节已经形成常态,艺术节上不仅有文艺节目展演,还有美术作品、手工作品等物化成果展示。

未来,荆州经开区将按下艺术教育“快进键”、跑出美育浸润“加速度”、夯实教育发展“压舱石”,让教育品牌“立起来”、教育名片“亮起来”,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学生全面发展的总要求,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十年守正创新书华章,十年跨越奋进启新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荆州经开区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乘势前行,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加快推动荆州经开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力绘就美好教育新画卷!

(编辑:张轩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