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文物普查 让文物熠熠生辉

今年年初,荆州区被确定为湖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省级试点单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普查试点工作,荆州区迅速成立四普工作领导小组,先行先试、提早谋划,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3月21日下午,记者跟随文物普查小队队员一路披荆斩棘,穿越深山老林,在马山镇金大堰墓群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到达古墓后,普查小队利用RTK(一种新的常用的卫星定位测量方法)、无人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测量、坐标采集、拍照等外部调查和数据整理的工作。

“我们需要在古墓的边界进行打点测量,距离上一次文物普查已过去16年,荆州区古墓葬年代较早,有些墓冢本体边界不明显,而且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平地墓,很难发现,不过还好有镇、村相关负责同志带我们去寻找,他们帮助了我们很多。”荆州区文旅局文博股工作人员龚晓霜向记者介绍道。

荆州区作为全省古墓葬类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是全省文物普查工作的排头兵。试点工作是对普查工作方案的一次检验,旨在通过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检验和发现普查工作的组织方式、实施路线、技术标准、软件应用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全省普查探索经验、打好基础。

“我们现在要继续稳步推进野外实地调查,针对普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反馈,确保3月底完成马山镇123处全部古墓葬实地调查。还要持续推进普查软件优化、资料整理等各项工作。”龚晓霜说道。

当问到是否有信心在月底完成工作,龚晓霜说:“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力量。通过文物普查促进文物保护,增强文化传承,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不论过程中多么困难,我们都会全力以赴做好文物普查和保护工作。”

接下来,普查人员将继续完成实地调查与信息采集、数据提交、分级审核、成果汇总全过程,力争将试点成果作为一手资料在全省文物普查标准规范、普查系统和采集软件试用测试上进行转化。

“开展好文物普查,不仅是对宝贵文化遗产的一次彻底盘点,更是深刻认知荆楚文化,展示提升城市形象的绝佳机遇。荆州区将深化认识,提升站位,强化组织、人员、资金保障,积极协调媒体协同联动,多种形式开展四普宣传。荆州区将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高站位、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普查工作落地落实,圆满完成好第四次文物普查任务。”荆州区副区长易金红表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