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兵:我的邮包里满是责任和牵挂

刘行兵是荆州市石首市邮政分公司团山寺镇支局的投递员。从事投递工作13年,他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工作,即便是地址不详的平信,他想尽办法投递到位,做山区邮路的守护者;他为农产品寄递找渠道,做服务三农的技术员;他主动申请,做疫情防控的逆行者。

他多次被评为荆州市邮政系统“先进生产(工作)者”;连续8年被评为荆州市邮政企业“邮路经营标兵”;2015年度评为荆州市邮政业“优秀投递员”;荣获“湖北省邮路经营标兵”称号;连续2年被团山寺镇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位邮政投递员普通却不简单的事迹。

做山区邮路的守护者

那是2017年,一封来自武汉的平信让刘行兵犯了难。

收件人地址是六十年代的一个老地址——过脉岭村,且不是很详细。多年来该村经济快速发展,村内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部分村民搬到城里买了房。想要在10余个村民小组、近2000人的过脉岭村收件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凭借多年投递经验,刘行兵隐约觉得这封信不同寻常。为了准确找到收件人,他在工作之余,多次向镇民政办求援,向当地老人打听……经过多方努力却仍一无所获,看着信封上混乱的地址,刘行兵十分着急。脑海里回响着“人民邮政为人民”服务宗旨,让这位汉子重新燃起斗志。

经过多次走访打探,刘行兵终于找到收件人,收件人是一位老人,当他拆开信后激动不已。原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名知青上山下乡到过脉岭村,借住老人家,建立起深厚友谊。后来知青回到武汉,与老人失去联系。凭着模糊的记忆,对方通过寄信的方式,尝试找到当年好友。在刘行兵的努力下,让这对失联半个世纪的老人再次取得联系。

做服务三农的技术员

提起刘行兵,除了是乡亲们心中的投递员外,他还是助力脱贫致富的技术员。

故事还得从他的邮路上一位好友说起。刘行兵得知一位朋友的妻子因病去世,且治疗期间花光家中多年积蓄。为了帮助朋友重拾希望,刘行兵向好友介绍了一门手艺活——养蜂。原本是想让好友转移注意力,但“无心插柳柳成荫”,经过两人半年多努力,养蜂产业越做越大,更让其他村民纷纷上门求教。

为解决村民在养蜂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刘行兵自费订阅书籍、自学相关知识。每次他到村里投递邮件包裹时,总会被蜂农们围个水泄不通。在他的指导下,村里30多户村民靠养蜂实现了脱贫致富。

成为“技术员”的刘行兵,对邮路更增添了一份责任:当得知鸭蛙稻基地企业的产品寄递遇到困难时,他主动搭线石首寄递事业部,及时将产品发往客户手中,日订单最高峰时达2000余件;当得知种植户的农作物发生病虫害时,他把专家接到田间地头。每到春耕备耕时,他化身“采购大使”,为农户采购优质种子2000多斤、化肥 100多吨;向农户推荐相关科技期刊30余种,累计让3000多家农户受益,4000多户农户增收。

做疫情防控的逆行者

2020年2月13日,一通电话打到了刘行兵这里,电话那头焦急万分。

来电的是团山寺镇北河村一名客户,来电目的是查询自己的邮件。经过沟通刘行兵才知道,客户询问的邮件里,是给其患有心脏病父亲购买的紧急用药。因疫情原因,客户被隔离在家,无法出入,之前买的药也早已用完,且这种药物在乡镇卫生院没有销售。见此情景,刘行兵一边安慰客户,一边答应想办法解决此事。

放下电话的刘行兵知道这是一家人的“救命药”,急忙向几位医生朋友咨询。了解后得知,市医院有这些药物出售。他急忙前往村委会,说明原因,开具通行证明,赶到医院购买到了药品,并及时将药品送到客户手上。临走时,老人感动地说:“小刘,太谢谢你了!邮政的确是在为人民服务!”

刘行兵还主动向镇政府提出申请,负责承担自己邮路片区的疫情保障应急救援物资,以及村民们日常生活用品配送工作。没有休息时间,不收取任何费用,每日穿梭于超市、医院与客户之间,只需一个电话,他总是会准时地将物品送达。

时至今日,50岁的刘行兵仍每日穿行于大街小巷。总结多年的“邮路生涯”,他说:“我身上背着的邮包里,是对客户的牵挂。放进去的是责任与担当,拿出来的,是守护、温暖和希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