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3月14日上午9时左右,松滋市斯家场市场监管所所长李普新带领工作人员在“大佰汇”超市前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现场突然锣鼓喧天,一面鲜艳的锦旗送到了李普新手中。送锦旗的是斯家场镇姜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梅启新和“谷佰味食品有限公司”法人刘海兵。

这面锦旗背后有什么故事?原来,刘海兵的小微企业“谷佰味食品有限公司”原先坐落在山高路陡的鸡笼观村,生产的“洈河人家”荞麦豆皮虽然质优价廉,但藏在深山人未识,销路不是很好,产能也上不去,刘海兵暗自焦急。
李普新和工作人员在深入“小个专”市场调查走访的时候,发现了刘海兵面临的困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抓在手里。他同时得知姜家岭村老村部还有空闲的房子,加上姜家岭村紧靠集镇,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更重要的是,姜家岭是享誉荆楚的博士村,从这里走出了38个硕士、13个博士,他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是最宝贵的人脉资源和技术力量。李普新高兴地和梅支书商量说:“刘海兵勤劳朴素,诚信经营,生产的豆皮很受深山老百姓喜爱,是松滋市科经局认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但客观因素制约了他的发展,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热情开明的梅支书说:“行,这是互利双赢的好事,我们村欢迎企业加盟。只要他入驻姜家岭,他就是我们的荣誉村民,我们给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只要他干得好,我们还给他投资修建钢构厂棚。”

三方见面后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李普新带着人帮助刘海兵办理相关证照,梅支书组织人力帮助安装设备,为他招聘员工。2023年9月投入生产运行,很快步入产销两旺的快车道。在松滋市首届庙会上,“来自博士村的美食”这条广告语分外抢眼,“洈河人家”荞麦豆皮备受青睐。到年底实现销售收入60万元。
龙年春节,有的博士回到村里,吃一碗家乡的豆皮,分外亲切。他们还把豆皮带回城里,要与人分享。有的博士给了刘海兵技术和营销上的指导,让刘海兵特别振奋。2024年,他准备增添设备,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前提下,扩大产能,提升品牌价值,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监管帮扶情意重,书香麦韵滋味浓——面对写在锦旗上的两句话,李普新说:“看到书香和麦香相互交融,我们很欣慰。但监管市场和帮扶企业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将不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力作为,续写优质服务的新篇章。”
(通讯员:施博/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