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荆州分行——以实干之笔书写金融消保新答卷

2023年,中国农业银行荆州分行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聚焦乡村振兴、新市民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荆州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多措并举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全力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构建和谐健康金融消费环境。

深耕三农沃土 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荆州分行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主线,发挥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优势,立足“项目兴农、产业兴农、富民兴农”,扎实推进深耕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农行力量”。

分行持续强化高层对接,密切政银合作,先后与监利市、洪湖市政府签订全面银政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荆州市县域政府的全域战略合作。以金融助力“强县工程”系列活动为抓手,与各市县政府结成乡村振兴战略合作伙伴,巩固拓展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乡村振兴服务格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乡村振兴必须把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分行主动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全面支持粮食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全流程发展,加大对粮食生产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2023年,粮食安全日均贷款较年初净增3.52亿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分行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深入开展产业兴农,积极支持乡村富民产业。围绕荆州重点打造的淡水渔业、优质稻米、菜籽油、生猪四大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县、市、区其它特色产业链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县域富民产业发展,逐步将信贷服务延伸拓展到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等圈层,扩大服务乡村产业力度、广度和深度。

分行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政策规划,以“建设美丽家乡”的使命情怀,全力支持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示范引领经验,加快推进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构建了金融服务县区、乡镇、村组的三级服务体系,梯度配置县乡村金融资源,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

分行加大了产品创新推广力度,知识产权质押、活体抵押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全力满足不同经营主体融资需求。2023年,分行成功实现全省首个智慧合作社、智慧畜牧贷、党建+信用村落地,同时在全省农行系统内投放了首笔智慧畜牧贷。

截至2023年年末,县域日均贷款较年初净增42.77亿,其中,农业贷款日均较年初净增11.75亿,乡村产业贷款日均较年初净增14.55亿,乡村建设贷款日均较年初净增15.09亿。

做实普惠金融 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该行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深做实“科技金融”和“普惠金融”大文章,聚焦民营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创新金融产品、丰富担保方式、优化办理流程等系列举措,多维度、全方位延伸服务触角,持续加大对普惠、科创企业的营销对接力度,以实际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为推进普惠金融加快发展,分行加大了普惠考核力度,围绕普惠贷款、客户服务、数字转型、风险管理等多维度进行考核,同时强化普惠贷款督办,严格奖惩措施,抓出实效,全面提升各支行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分行积极推动联合调查,通过平行作业和现场问诊,加快了办贷流程,提高了办贷效率。分行先后两次联合荆州市科学技术局、荆州市融资担保集团开展专精特新企业项目拉练活动,走访了全市33家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金种子企业4家、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14家,落实意向性贷款3.46亿元。

围绕普惠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分行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提升精准服务能力,推动普惠金融快速发展。2023年以来,分行积极推广“政采e贷”、“科技易贷”、“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等新品种贷款,全面对接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投放“政采e贷”3.62亿元,发放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贷”5户、金额4500万元。

2023年以来,分行主动降低普惠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普惠金融获得感。分行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普惠型企业差异化政策,从制度支持、审批权限、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多措并举提升金融服务普惠创新质效,其中“抵押e贷”押品范围由单一住宅放宽至商铺、写字楼、工业厂房均可以抵押,“政采e贷”单一合同用信金额上限由70%调整至90%,“专精特新小巨人贷”和“科技易贷”扩大线下信用方式准入力度。与此同时,持续推进减费让利政策落地,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更好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

截至2023年12月末,全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1亿元,比年初净增20亿元,增速达44.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15193户。

坚持金融为民 增强新市民获得感

分行不断丰富和完善针对新市民就业创业适配性强、灵活性高的特色化产品和服务,打造了“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网点”和“新市民金融服务窗口”,以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提升新市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打造个贷全新办贷模式。分行全面梳理个贷作业流程,在平台、数据、流程上做深做透,打造个贷业务前置化、可视化、标准化、线上化、精简化、智能化全新办贷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个人贷款服务。针对新市民群体往往在购房、消费、经营等方面的综合需求,按照“统一授信、分配额度”方式,提供个性化个贷服务。

大力支持新市民“安居”。全行组建8支房贷专业营销团队,以专业和专注做好新市民个人住房信贷服务,进一步发挥“农民安家贷”等特色产品优势,推行“一降一简”。一降,即降准入门槛,对新市民农民借款人降低准入标准;一简,即简化收入证明资料,解决新市民流水佐证少、收入连续性低的难题。同时,提供网捷贷、个人综合消费贷、乐分易、家装分期、汽车分期、优惠费率账单分期等多种信贷产品和“省心”服务,满足新市民房屋装修、购买家具、家电、汽车等安居金融需求。截至2023年12月末,全行涉及安居、消费类的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金额6.28亿元,共计2894笔。

加大对新市民专属卡的发放宣传。该行“乡村振兴卡”产品,持卡人除享受基本金融服务外,还可享受免收卡片工本费、年费、短信服务费,以及惠农贷款、涉农商户消费权益方面优惠服务,最大限度降低新市民在城市生活期间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

优化联动机制,强化协同发力。分行加强与市场监管局、人社局、市担保集团等部门、机构的合作,积极配合人社调查、协助新市民办理创业证,通过双方“信息共享、同步尽调、同步审批、高效运行”的方式,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分行和荆州住房公积金中心联合开展2023年“下基层、送服务、促扩面”活动,做到走访服务全覆盖,政策宣传、催缴告知全覆盖,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帮助企业引进人才、留住新市民。

优化消保宣教 树立服务品牌

持续推进网点“服务升温工程”、打造“农情暖域”服务品牌,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和金融帮助,以点滴服务行动诠释“金融为民”大爱。

营业网点坚持“多一个真诚微笑、多一句暖心问候、多一杯贴心茶水、多一些细致服务”的“四个一”服务,积极为客户提供问路指引、紧急联络、解忧答疑、绿色通道等人性化服务,传递金融服务温度。依托党员、青年员工组建特殊群体服务团队,强化对老年人及特殊客户群体的关爱,重点做好助臂帮扶及“陪护式”服务,为有需要的客户开展上门预约服务。2023年,该行与人社部门合作,打造了荆州市首家“社银合作”示范服务点,在营业网点设立暖心服务点,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热水、充电、休息等服务,让参保群众享受“就近办”的暖心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为民”的使命与担当。

分行不断强化消费者金融风险防范教育,围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强化诚信意识”等方面,通过案件提示的方式扎实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活动,助力提升广大消费者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及应对技能。2023年以来,分行多次深入社区和校园,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为社区老年居民和学校师生送去反诈骗知识与反洗钱等金融服务知识,受到广泛好评,通过强化防范教育提升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2023年,分行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宣传活动294次,其中面向老年、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活动共计120次,面向学校、年轻群体活动82次,活动触及消费者有效人次196万。

未来,农行荆州分行将持续深入践行“金融报国”和“金融为民”的理念,恪守社会责任,努力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精准、暖心的金融服务,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强力度,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构建良好金融生态、促进城市和谐发展贡献“农行力量”。

记者:李晓华 通讯员 詹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