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陵农商银行紧紧围绕江陵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以强县工程为抓手,以‘六个江陵’建设为主要路径,着力建设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示范区,加快谱写江陵全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工作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探索智慧金融,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实现金融服务质效提升。
金融转型精准施策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2023年,江陵农商银行认真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惠民政策,全力做好小微金融“店小二”,履行乡村振兴主办行职责,大力推进金融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江陵农商银行实现涉农贷款余额39.91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73.48%,较年初增长5.56亿元,增幅16.18%。
回归本源,助力乡村振兴。该行向全辖116个行政村派驻60名“金融村官”(覆盖面100%),明确“金融村官”履职工作要求,让金融服务真正融入农区、融入村组、融入村民。当年,累计发放荆楚小康贷6909笔1.46亿元;发放涉农贷款18708笔、金额39.91亿元;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325户、金额0.15亿元,脱贫人口小额贷款累放和余额均占全辖85%以上,从根源上有效缓解了农村融资难问题。
支小支实,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支持农业、交通、物流、零售、住宿、餐饮、文化等行业发展。2023年,发放支小再贷款24笔,金额1.47亿元;向7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放贷款0.39亿元;发放9.16亿贷款,助力2354名新市民安居乐业。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由15.56亿元增加到18.08亿元,户数增加264户。
便民惠民,践行普惠金融。全行拥有手机银行8.98万户、“扫码付”1.98万户、POS终端833台,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设置惠农金融服务点46个,为当地居民提供线上收款、转账、现金支付等业务,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全年累计交易9384笔、5.12亿元,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聚力服务强县工程
2023年以来,江陵农商银行在省市行社和江陵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己任,围绕服务“强县工程”目标,坚持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支持成熟型企业做大做强。2023年,该行为宏凯工贸、新元素板材、申达电器等工业企业授信10.85亿元,新发放贷款9.02亿元;为支持江陵县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与省农担公司合作发放优质粮食工程贷款1.55亿元,切实解决村级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支持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向京博艺展、鼎立建设、广海腾达建设等多家市政工程项目中标公司发放政采贷0.45亿元。
支持发展型企业转型升级。该行创新“楚天农商云”大数据平台、“人码合一”获客平台、“智慧微贷”办贷系统、“301”办贷模式等数字化金融服务,实现从申贷到放贷不超过半小时。以“创业贴息贷款”为抓手,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辖内创业人士送上创业增收“定心丸”,增强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该行共投放普惠小微贷款2946户、金额21.22亿元;发放工业企业贷款143笔、金额6.49亿元;发放信用类贷款14443笔、金额7.59亿元;发放线上贷款17854笔、金额9.76亿元;累放实体经济贷款15140笔、34.31亿元;累放创业贴息贷款206笔、金额5451万元。
支持困难型企业脱困过坎。2023年,该行为330笔贷款办理延期还本付息,其中延期还本330笔、金额7.09亿元,延期还息63笔、金额1403万元;为138笔到期贷款办理展期,展期金额2.6亿元;为87笔贷款办理到期无还本续贷3.89亿元;为86笔贷款办理借新还旧0.2亿元。
金融资源精准配置 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
2023年以来,江陵农商银行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荆州分局关于加快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服务新市民工作要点,切实满足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制定了《江陵农商银行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着力加大对新市民市场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2023年以来,新市民存款29056户、金额2.85亿元;新市民贷款2354笔,贷款余额9.16亿元。
加大走访对接力度。该行充分发扬“挎包银行”“铁脚板”的优良传统,以网点为中心,积极对接新市民较为集中的街道、乡镇、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以“市民E贷”“码商E贷”“扫码流量贷”“税E贷”为依托,为新市民提供专业化、多元化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加大重点行业支持。突出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助力聚集专业人才,有效吸引了大学生就地落户。同时,将金融资源向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聚集,更好满足吸纳新市民较多行业的金融需求。
加大创业信贷支持。加强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和信用贷款投放,对吸纳较多新市民就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提供信贷资金,并在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一定倾斜,鼓励存量客群通过吸纳新市民就业来获取金融惠及。
加大购房消费支持。对符合本地购房政策的新市民住房按揭贷款落实无差异化办贷规定,建立科学审慎的信用评估体系,合理确定新市民收入水平及还款能力,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贷款标准,优先满足刚需及改善型住房资金需求。
加大便民惠民服务。针对新市民特点增加人性化服务流程,在账户开立、工资发放等基础服务上,提供更多样、更便捷服务方式,提升开户体验与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证明与要求。减免新市民银行卡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费用,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
金融消保精准为民 倾力守护百姓权益
2023年,江陵农商银行从全行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不断加强服务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改善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金融消费者获得感不断增强。
强化组织领导,以制度体系优化为切入点。一是工作推动上再融合。该行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流程融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与业务经营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二是组织架构上再完善。通过建立专门人员、专项机制,持续完善消保组织体系,切实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制度建设上再优化。定期清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制度,针对消保薄弱环节及时补齐工作短板,建立完善《江陵农商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等10项制度,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奠定良好制度基础。
提升服务质效,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着力点。一是标准化服务全面延伸。2023年以来,该行对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到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开展延伸服务,全年共提供上门服务及线上服务48次。二是解决适老化金融服务“数字鸿沟”。帮助特殊群体学会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切实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三是完善特殊群体服务设施。2023年以来,该行按照人民银行关于加快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支付服务示范区建设要求,对全行14家网点均开展各项硬件设施排查完善工作。
压实主体责任,以投诉处理快捷为关键点。一是狠抓落实,畅通投诉反馈渠道。各营业网点、自助服务区及离行自助网点对外公布投诉处理流程、投诉电话,设立消费者意见簿、举报箱,在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等渠道公示投诉方式,实现投诉公示全渠道全覆盖。二是压实网点责任,优化投诉管理流程。实行投诉处理流程闭环管理,各营业网点落实专人负责制,强化“投诉到我为止”的消费者投诉处理理念,积极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三是标本兼治,有效压降有责投诉。消保部门安排专人进行消保舆情监控,对消费者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及时进行回复、处理,及早识别、发现、预警、处置问题和风险。2023年,各类投诉办结率达100%,获得金融消费者的理解、支持,实现了“有责投诉为零”目标。
巩固宣传阵地,以金融宣教深化为突破点。一是构筑网点宣传主阵地。开展“进社区、进农区、进校区、进企业、进商区”金融知识宣传活动,确保普及金融知识活动取得实效。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消保宣传多样化。2023年共开展金融知识宣传6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200余人次。同时,通过本行微信公众号、媒体开展线上宣传,刊登金融知识宣传动态及金融知识文章共23篇。
加强队伍建设,以员工素质提升为落脚点。一是抓实全员消保大培训。该行对全员开展舆情管理、投诉处理、突发应对、全员优质文明服务规范大培训,积极参加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知识讲座。二是抓细预案演练大学习。该行每年组织网点开展两次大型金融服务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平时预防与突发应急的有机统一。
实干担当践初心,砥砺奋进勇前行。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江陵农商银行将紧紧围绕江陵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陵篇章贡献农商力量!
(记者:齐倩琼 通讯员:熊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