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央视连续聚焦荆州
3月7日
央视播出了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拍摄的“荆楚寻龙记你知道湖北最有气质的龙在哪吗?”
你知道湖北最有气质的“龙”在哪儿吗?今天就带你到荆州博物馆,寻一寻荆楚龙文化之“龙形文物”,楚人佩玉常常用精美绝伦的玉器来表现佩玉者的品格、情操、气质与风度。战国楚地的龙形玉佩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造型,单龙游曲形,几字形透雕单龙,双手镂雕龙形,龙与凤、龙与人的组合。战国楚地的龙形玉佩是楚玉中的精华,反映出2000多年前楚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这件玉龙人凤佩出土于荆州熊家冢墓地,长11.7厘米、宽7.9厘米、厚度为0.41厘米。其中的巨龙有骨纹、云纹和涡纹,原为黄绿色,因玉器表面受沁而呈现出了灰白色。龙尾上站立着一个神人,双手放于腹前,袍子上有方块形网纹,巨龙的背上还长着一个风头。龙凤与楚人聚合成一个奇妙的组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
除玉器以外,荆州博物馆的漆器也不乏“龙”的印记,这件浮雕龙凤豆色泽艳丽,外修黑漆内修红漆,浮雕龙凤豆的龙凤纹饰生动有趣,盘外浮雕二龙四凤,以一龙二凤为一组对称分布于盘上,一凤抓龙身,一凤抓龙尾,龙凤相互缠绕,代表着楚文化崇凤尊龙的传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件在天星观一号墓中发掘的透雕四龙屏形瑟座,作为一件乐器配件,其颜色艳丽,有红、黄、黑三色彩绘,透雕的四龙双龙背向,尾巴连在一起,瞠目吐舌,屈伸拳爪,好像随时准备飞向天际。古人在制作乐器时,常常将符合这种乐器声音的动物雕刻在上面,而将瑟做成龙凤的样子,或许是他们认为瑟的声音悠扬,仿佛龙啸凤鸣,看完这些荆楚瑰宝,你是不是也想来荆州博物馆寻龙到底呢?
央视还聚焦了荆州的春天
3月3日
《朝闻天下》播出了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拍摄的
“湖北荆州万株梅花竞相开早春花海醉游人。”
与全国人民共享荆州春日美景
央视新闻播出后还在
央视新媒体平台央视频
进行了同步推发
这里是湖北荆州八岭山镇铜岭村恒荣梅园,2万多株梅花竞相绽放,疏影横斜,暗香涌动。盛开的梅花,红的热烈、白的雅致、粉的娇艳,与村庄田园相互呼应,宛若一幅山水田园画面,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赏梅。梅园内有宫粉、黄香、朱砂、杏梅、樱李梅和绿萼六大梅花品种群,其中树龄50年以上的有700多株。近年来,当地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带动了当地的农业、休闲、度假等相关的产业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