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不约!

3月7日,瑞典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

这个北欧富裕国家终结了其长达200多年的中立和军事不结盟政策。

美西方“欢欣鼓舞”,甚至有媒体叫嚣“波罗的海已经成为北约的内湖”一切似乎在告诉世人,美西方在与俄罗斯的角力中又“赢了”!

图片

继芬兰去年加入北约之后,瑞典“入约”意味着除俄罗斯以外的波罗的海周边国家都被纳入“北约版图”,波罗的海将变为“北约内湖”(Nato Lake)。

北约,这头原本属于冷战时期的“怪兽”,现如今又一次亮出了它锋利的“獠牙

得意背后的交易。

对于此次瑞典成功入约,美西方国家难掩得意之色。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欣喜若狂地说到:“今天是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瑞典现在是北约成员国了,我们将与在地理、文化和价值观方面最接近我们的国家一起捍卫自由。

图片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接受克里斯特松递交的入盟文件时表示,“在俄乌冲突之前,让瑞典放弃中立国身份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北约秘书长斯图尔滕贝格同样喜上眉梢,他表示:“瑞典的加入让北约更强大,也使瑞典更安全,整个联盟更有保障。我期待着周一在北约总部升起瑞典的国旗。

此前,瑞典加入北约最大的障碍是匈牙利和土耳其。匈牙利不满瑞典频繁对其人权状况指手画脚,而土耳其则是愤恨于瑞典长期以来对于反土政府力量和恐怖势力的政治避难和活动支持

为了换取匈牙利和土耳其的支持,号称“北欧人权灯塔”的瑞典不得不放低姿态,放弃那些所谓“永远坚守的价值”,大幅度减少对匈牙利人权状况的批评,并通过立法加大对其境内库尔德激进分子的管控。

在土耳其宣布同意瑞典“入约”后,美国立刻批准了向土出售40架F16V战机。

北约这个自我标榜为“民主国家的价值同盟”,在瑞典“入约”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交易。说到底,同盟背后也不过是成员之间的利益交换罢了。

北约才是万恶之源

3月3日,北约13国纠集9万多兵力压境俄罗斯,举行所谓“北欧响应2024”军事演习。

次军演有意识地放在了北欧,其中芬兰和瑞典都是本轮北约北扩的“最新成果”,军演规模更是创下了北约近30年来之最。

图片

参加“北欧响应2024”军演的挪威士兵。

同日,俄外交部作出强硬回应,称俄罗斯正密切关注‘北欧响应2024军演,面对北约的强烈挑衅,为守护国家安全,俄方一切必要措施均已准备就位”。

外界普遍认为,面对北约的挑衅,俄罗斯将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力量守卫自身安全。

北约不断地扩张真的能震慑俄罗斯吗?又真的能给欧洲带来长久和平吗?

欧洲人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俄乌冲突的爆发肇始于1999年北约的五次东扩。

在美西方国家的怂恿下,曾经隶属于华约的东欧诸国纷纷加入北约,使得俄罗斯面临的“地缘政治压力”不断增大。

北约步步紧逼,直到东扩到乌克兰时,俄罗斯终于“不忍了”。

怪不得连德国议员都要振臂疾呼:“北约才是万恶之源!

“最大赢家还是美国。

随着冷战的结束,北约本应随着柏林墙一起倒下。

然而,美国为了实现对欧洲的控制,不断放大欧洲的安全风险,以所谓的“保卫欧洲”强行给北约续命。

这个曾一度被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脑死亡”的组织,却因为俄乌冲突被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而在此轮风驰电掣的北约北扩背后,最大的获益方依然是美国

一方面,美国重新获得了对于欧洲国家的影响力,特别是在防务方面的绝对控制力。另一方面,美国军工复合体又趁机大赚特赚了一笔。

以芬兰为例,自2022年申请加入北约以来,芬兰军费开支涨幅位居全球前列,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6%,而上涨的军费大多用来购买了美国的F35战斗机。

图片

美国洛克西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斗机生产线,该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军火商。

“怪兽”目光转向亚太。

不可否认的是,北约近年来肆无忌惮地扩张与俄罗斯实力的衰退有很大关系。

虚弱的俄罗斯似乎越来越不能满足北约的“胃口,这个军事同盟必须寻找更加强大的外部“敌人”。在“带头大哥”美国的引导下,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中国身上。

2023年的北约峰会上,北约拉上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所谓的“印太伙伴”,并在公报中宣称,中国的“对外雄心和“胁迫性政策”对北约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构成挑战。

这次峰会上,日本、韩国分别与北约签署升级版的“个别伙伴关系计划”。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甚至公然宣称“没有其他伙伴比日本更接近北约”

图片

2023年7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参加北约维尔纽斯峰会

北约“亚太化”,实质上就是要围堵中国、遏制中国。

面对这个冷战的产物、好战的“怪兽”,我们必须用自身的实力告诉它:“北约,不约!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