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十大景点之洪湖瞿家湾:一条有200年历史的老街 遇见悠悠岁月里的老时光

荆州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底蕴深厚,遗址众多。

境内近90%的乡镇为革命老区,共有革命遗址574处,其中湘鄂西苏区时期革命遗址475处。

以洪湖瞿家湾、监利周老嘴、江陵沙岗红军街为代表的红色遗址遗迹,是荆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荆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凝聚磅礴力量。

今天,让我们走进洪湖瞿家湾,寻访这里的红色印记,感受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

洪湖瞿家湾

走进洪湖瞿家湾老街,青砖白瓦的建筑、斑驳的墙壁、蜿蜒的青石小径以及门口悬挂的革命遗址牌匾,无不述说着它与中国革命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条老街,至今尚存革命旧址21处、遗址18处,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色精神历久弥新

洪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瞿家湾是湘鄂西苏区首府所在地。

1927年至193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坚持武装割据,浴血奋战,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鼎盛时期,连同游击区,跨70多个县,人口约370万,主力红军3万多人,地方武装约20万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是参加长征的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地,也是共和国的摇篮之一。

贺龙、周逸群、段德昌、关向应、谢觉哉、柳直荀...这些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战斗。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曾受到湘鄂西人民的关注,这里的一举一动,都曾关系和影响着整个湘鄂西的历史进程。

在洪湖苏区流传着这样一首红军歌谣:睡到半夜深,门口在过兵,婆婆坐起来,顺着耳朵听,只听脚板响,不见人做声,既不要茶水,又不扰百姓,娃们不要怕,这是贺龙军,媳妇快起来,门口点盏灯,照在大路上,同志好行军 。歌谣生动地诠释了军爱民、民拥军,共产党与人民军队心心相连。

一曲家喻户晓的《洪湖水浪打浪》,让人们深深记住了洪湖这个名字。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洪湖老区军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

让我们一起来寻访

先辈们的革命足迹吧

▲有200年历史的瞿家湾老街

▲当年洪湖赤卫队使用的“水上飞”小船静静“停靠”在墙边。在洪湖水上游击战争中,水上飞曾发挥过巨大威力,在水草丛生的河湖港汊,敌人的机动船也常常被它打得人仰船翻。

▲1931年5月,周逸群同志牺牲后,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社会各界人士为缅怀烈士在湘鄂西革命斗争中的巨大功绩,于1931年6月建立了湘鄂西省“逸群书店”。

▲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湘鄂西省共青团省委书记兼省总工会主席张昆弟在这里主持共青团省委和总工会工作。谢觉哉主编《工农日报》时也在此办公。

▲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洪湖独立团旧址。原为瞿氏宗祠,现为湘鄂西瞿家湾革命纪念馆。

提到瞿家湾,人们只知道这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西苏区首府,是一块红色的革命根据地。但是,为什么叫瞿家湾呢?却鲜为人知。其实,瞿家湾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话说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荆州北门外草市场杨家塘村有一个名叫瞿永华的,生下第五个儿子瞿文暹。这瞿文暹资质过人,自幼习武,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成化年间(1465-1487),朝庭张榜开科取士,他前往应试,中了武进士。荆州城北门,有一处豪华府第,户主杨波,在朝为官,身居要职。这杨波出身卑微,未得志前,曾多次求助于瞿文暹。一日,杨波回家省亲,见小妹已长大成人,而且择偶多处,皆不如意,联想到武进士瞿文暹不仅武艺超群,而且人才出众,便有意为妹妹撮合这桩婚姻。征得妹妹同意后,便请瞿文暹过府议事。次日,瞿文暹来到杨府,杨波之妹在屏风内观察,见其英俊潇洒,气宇轩昂,便一见钟情,结为夫妻。

瞿文暹和杨氏结婚之后,未离家做官,只是和杨氏夫唱妇随,享受着甜蜜的生活。十余年后,瞿文暹想到杨波不得志时曾因生活无着而求他资助,便与杨氏谈及此事,由此发生口角,杨氏回到娘家,转告于兄。不料,郎舅之间反目成仇,杨波对瞿文暹十分气恼,责备他不该讽刺嘲弄自己。瞿文暹得知杨波对他的态度“由暖变凉”,十分冷酷,加之杨氏又无生育,决定离开杨氏,远走他乡。于是,于弘治九年(1496),备足盘费,毅然离家,骑上心爱的黑骡子,直奔云梦泽玉沙县而来。瞿文暹沿着古长夏河而下来到洪湖,见一位老人呆在屋檐下,痛苦万分,室内有女人啼哭之声,不免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他从骡背上一跃跳了下来,上前施礼问由,方知此家姓周,周老汉膝下只有一女,本想嫁一户好人家,谁知洪湖岸边有一土匪头子非要娶老汉之女为妻,老俩口不忍女儿陷入火坑,但又无力与之抗衡。瞿文暹得知此事,怒火中烧,当即向周老汉表示:一定要严惩土匪,阻止抢亲。

第二天,一伙土匪来到周家准备强行抢亲,只见瞿文暹从屋后猛然冲出,砸烂花轿,痛打匪徒,势不可挡。众匪徒见状,深知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便抱头鼠窜,狼狈而逃。周老汉见瞿文暹武艺高强,又行侠仗义,便将女儿许配于他。瞿文暹也正好没处去,又担心自己走后这伙土匪会重来祸害周家,便与周家之女结为夫妻。婚后,他俩定居于长夏河畔,其子瞿胜祥、瞿胜禄在此始建村落,因以打铳狩猎为生,故取村名“打铳湾”。到了清初,以姓冠名更名“瞿家湾”,一直沿用至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