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实验小学协作型教联体建设交出满意答卷

江汉风报道:“在支教老师的引领下,学校老师的规范意识得到增强;学生到实验小学城中校区参加活动,视野得到了开阔,我对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充满了信心......”

3月6日,荆州实验小学负责人与荆州区弥市镇三所协作型教联体开展新学期第一次研讨。谈及教联体带来的实惠,弥市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庆激动地说。

2023年4月以来,荆州实验小学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在原有“一校五区”融合型教联体的基础上,推动与弥市镇弥市小学、邱市小学、里甲口新华希望小学等三所学校携手共建协作型教联体。

弥市小学是弥市镇“龙头小学”,有学生700余人,教师近50人。多年来,苦于没有凝练出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不明显。

“在实验小学的帮助下,经过多轮集中研讨,学校的校园文化理念逐渐清晰,弥市小学的校园文化即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弥市小学负责此项工作的副校长杜毕云说。

相比于弥市小学,里甲口新华希望小学的困惑还不止于此。除了没有校园文化理念,在校学生也仅仅只有80多人,而且学校位置偏远,校园环境差。

“成为荆州实验小学协作型分校区,在核心校的支援下,学校重修了院墙,建设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办公室安装了空调,新增全屋供暖取暖器......”环境的改善,让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华很是高兴。

学校教联体打破校际壁垒,建立师资良性交流机制,放大优质资源辐射作用。以邱市小学为例,核心校派来2名支教教师,学校派出2名教师到核心校跟岗,推动两校抱团发展,齐头并进。核心校还开启送教绿色通道,每月派体育、音乐、美术各一名教师分别到协作型教联体分校区上课一次,第二月进行轮换。各校区教研组承办线上教联体教育研究活动12场,体音美教师9人赴协作学校送教,协助送教教师达9人次,近千名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校际间联系日趋主动、紧密。

谈到下一步打算,荆州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唐军表示:“我们将在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能力提升、送教频次和范围、校区特色发展、数字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群众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

(通讯员:赵爱华 周家贵 /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