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未遂,并不是表示他的自杀问题就解决了,他的心理问题依然存在,今天没死成,可能明天或后天他依然想自杀,甚至破坏性更大,因此,及时对自杀未遂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彻底解决自杀者的心理问题,才会杜绝他们的自杀行为。那么,如何对自杀未遂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市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指导师:
1、积极关注自杀未遂者。积极关注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闪光点、光明面或长处等予以有选择性的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更客观的自我形象,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关注,会使求助者摆脱绝望、恢复自信。
在做心理辅导时,多鼓励求助者的积极面,因为人是需要鼓励和肯定的。特别是对不自信、不塌实,情绪低落的求助者,在积极关注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态度要真诚,否则求助者就会有不信任感,辅导效果就不好;其次,要实事求是,咨询师不要过分夸大,不能盲目乐观,要做到了解求助者的心理变化;第三,要有针对性,求助者的苦恼和需要会有很多。表现在方方面面,因此,咨询师要抓住求助者主要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第四、咨询师进行积极关注时,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第五,要避免求助者的故意迎合或逃避方式;第六,咨询师要启发求助者学会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潜力,自己学会鼓励自己。这样,自杀未遂者才不会钻牛角尖,不会想不开而走极端。
2、去理解他们的自杀行为。咨询师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员,自杀未遂者的自杀行为在别人看来,可能很幼稚,很好笑,咨询师的任务不是指出他们行为的错误,而是要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很多自杀未遂者最后还是死了,就是因为周围的人不理解他们,甚至嘲笑他们,使他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内心无法承受,最后彻底的悲观厌世,决心走向死亡。
咨询师在辅导过程中,去理解求助者的自杀行为,会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降低求助者心理防御能力,使沟通顺利进行。他们才会敞开心扉,解除自己的痛苦,焦虑和不安
3、让自杀未遂者尽情的宣泄。自杀未遂者虽然没死成,但他们的心理问题依然存在某个时候或某种诱因,他们会再次产生自杀行为。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应该注意倾听,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内心复杂的情绪,咨询师应该持同情、理解的态度,静静地去听,不要打断他们,不要反驳他们,这个咨询过程很重要。很多自杀未遂者是因为长期积压恶劣情绪,使内心无法再承受而产生过激行为,耐心倾听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咨询。
4、引导自杀未遂者正确面对挫折和不幸。面对挫折和不幸,一个人所持有的态度不同,其行为和结果就不一样。有的人越挫越坚,认为挫折是成功的阶梯,他们把挫折和不幸当成前进和拼搏的动力。但也有的人面对挫折和不幸,认为天都塌下来,这下子完了,他们对前途,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只有去死才能得以解脱,很多自杀未遂者就是这样的。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引导自杀未遂者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和不幸。只有他们真正认识到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就会永远放弃自杀行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