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儒商老兄肖元良

2024年春节还未过完,大家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时,江汉平原第二次极端寒潮天气“如约而至”。只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突来的冻雨没有难倒我,一个不幸的消息却直击我的心底,寒彻骨髓:老哥肖元良走了,走得那么匆忙,没有一点征兆。

惊闻噩秏,我心神俱振,深感悲痛,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怎么会呢?这不是真的......”。腊月二十几,他还主持召开了观阵希望中心小学基金会相关会议,为改善学校环境筹措资金,为家乡的孩子们创造更优的读书环境商讨对策。

可是元良兄的确走了,令所有的亲朋和乡亲为之悲恸!“我最尊敬的姑爹,您一路走好。您一辈子积德行善,乐于助人。您长眠,我长念。愿天堂没有病痛,愿远方的您一路走好!”一段亲人简短而质朴的话语,也代表了所有认识和了解元良兄的亲朋和乡亲不舍的心声。

肖元良,洪湖市戴家场镇河坝村人,出身贫寒。为了摆脱困境,让弟妹有个好前途,排行老大的他遵照父亲意愿,潜心学起了木匠手艺。由于刻苦用功,他不到一年便师出有名,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他凭借自己的聪慧勤奋和精致手艺,用一双勤劳的双手,改变着家庭贫困的命运。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肖元良独具慧眼,在经历市场经济大潮的险风恶浪后,逆势翻盘,逐步蜕变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建筑商人,创造了从乡村小木匠到优秀企业家的“神话”。

“人生最大的价值是死了以后还被人怀念”。曾与元良兄畅谈人生,他感叹道:“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阶层,就应该担当起什么样的责任。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全靠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厚爱,我们应该把赚到的钱用在实处,要多积德行善,回报国家和社会。”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对他便多了一份敬仰。

肖元良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由他联络、筹划和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的戴家场教育园区成为了洪湖、荆州乃至湖北乡镇中小学教育条件最好、理念最新的教育园区,惠及5.8万余名戴家场革命老区家乡子弟。

在妻子坚定的支持下,肖元良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理念,对家乡的乡亲纾困解难,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在自己企业里工作,为他们撑起了脱贫致富的雨伞。元良兄“小善人”的名声不知不觉中传遍了百里洪湖。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家乡的云彩。”元良兄的确是走了,走在了通往天堂的路上,但他的精神之身却永远留在了家乡的故土,留在了故人的心里。

(作者:戴五俊/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