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照镜子的女孩

一位求助的中学生,张某,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皮肤较黑,脸有雀斑,属于矮胖型身材。父亲是汽车驾驶员,长期出车不在家,母亲是在棉纺厂工作,经常加夜班,家中经常只留下张某一人,假日亦极少有家庭聚会,各自忙碌。家庭经济不宽裕,父母工作性质造成不能顾及她,于是从小就居住在外婆家,直到上初中才回到家中。家庭关系紧张,放学不愿回家。缺少友伴,独来独往,人际关系欠佳。远离人群,不愿过集体生活。情绪不稳,经常发脾气,不愿面对镜子正视自己的模样,很苦恼……

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后了解到,张某父母一向喜欢男孩,对张某比较忽视,加上张某自幼寄养在外婆家,至初中才回家到父母身边,因而缺少父母的关怀,张某也自感在家中没有地位,情愿放学待在教室,也不愿马上回家。亲子关系疏远。由于幼时跟外婆相依为命,童年缺少玩伴,养成了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即使别人主动来找她,张某也经常表示拒绝,且态度生硬,令人难以接受。人际关系不佳。张某属于矮胖型身材,加上较黑的皮肤和脸上有雀斑,致使张某自恕自艾,不敢面对镜子正视自己的模样,自卑感较重。

解决方法:

1、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自卑的学生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已显现出来的积极变化无所觉察,反而对自己的缺点盲目扩大,以点带面,并喜欢拿自己的短处同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不如人,越泄气。因此,要改变自卑需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其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对自己作出公正的评价,不要一味的盯着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放,选准参照系。在与别人比较时,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产生自卑。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自己开个清单,在这张清单上,不仅要列出缺点和不足,还要列出优点和长处,要学会不失时机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补偿不足。为了克服自卑心理,可进行两方面补偿: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决心和顽强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日常生活中,中学生要注意自我调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再有,改变自卑需要给予正确评价。中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往往依赖于教师、父母或同伴对他的评价。如果他经常从教师那里得到表扬、奖励,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充满自信与希望,各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行为。相反,经常受到批评、惩罚,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否定自己,缺乏自信。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对于他们的缺点,教师应尽量不用过多的批评指责,而应更多地给予婉言规劝和热情帮助;对他们的优点,应积极地给予表扬。

2、写观察日记。养成经常写日记的习惯,把每日所想所见记下,经常审视自己的日记,可增进自我认识。

3、自我接纳。每天必须照二次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模样,逐渐接纳自己,消除自卑感。

4、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参加集体活动,担任一定的角色,可加深与同学的友谊。(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 图排家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