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2月4日清晨六时,沙市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杨场公路站的养护职工们早已整装出发。结合夜巡的实际情况,他们必须迅速赶往省道322沙市机场专用通道,以“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急弯陡坡、交叉路口进行清扫积雪,撒布融雪剂。如果说公路人战冰斗雪是一首气势不凡的奏鸣曲,荆州市沙市公路中心杨场站的同志们则是其中一段无悔奋进的激扬乐章。
岁末年尾,连续多天不间断的气温骤降,冻雨暴雪席卷湖北,风雪过后的荆楚大地银装素裹,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当人们沉醉于南方人难得一见的美景时,沙市公路人却义无反顾地坚守在路上,勇敢迎接复杂春运天气带来的严峻挑战,肩负重任强势出击,奏响战冰斗雪最强音!
上午9时,沙市公路中心杨场站站长刘静和同事们在路上铲雪时,发现一辆小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打滑致使两个车轮掉进边沟,进也不能进、退也不能退,动弹不得,他们飞快地赶到车边,用双手合力将那辆小车抬出了边沟。脱困的司机没能看清他们忙碌的身影,来不及道一声谢,只能目送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融入风雪中。
“养护巡查两班倒、白天黑夜连轴转,这是应对极端冰雪天气时,公路站采取的硬核工作方法。“公路站长刘静告诉讯者,他和站里6名养护工已经四天没有回家了,为了保障管养的S322、南港桥、观杨线等近58公里路段的道路畅通,及时消除险要路段积雪积冰安全隐患,他们每天坚持24小时在岗上路巡查、抗冰除雪。在这场雪情大考中,公路人用行动诠释初心使命,用责任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
“他上个月刚评为‘荆州楷模’确实是实至名归!”刘静的同事告诉记者,杨场站管养的路段正好是上海大道、凌云大道、习杨线等与复兴大道交汇路口的联接线,省道322机场专用通道也是保民生的重要道路,同志们深感压力山大。保通保畅保平安的任务催着他们埋头苦干,不敢稍作停歇。低头护路还要抬头看车,每遇私家车陷进雪里,他们放下手里的活,急速上前推车,然后一言不发火速拾起手里的家伙事儿,跳上作业车,继续奋战。
记者现场看到,漫天雪花顺着衣领钻进养护工人的脖子里、袖口中,冰水与汗水交融,冬的凛冽与奋战的火热相交汇。寒风尖刀一样刮在养护工人的脸上,没有人顾得上擦拭身上的泥水,硬核除雪模式一旦开启,没有暂停键只有加速键。在刘静和同事们紧密配合与不懈努力下,一条条行车道,在冰雪中生长出来、延展开来。在茫茫大地上,公路人大地展画卷铁铲作画笔,勾勒护佑群众出行的平安线。在皑皑白雪中,公路人白雪铺底色真情酿浓墨,书写保民畅通平安的赞美诗。
在国道318沪聂线,在省道322,在省道223,在丫角大桥,在长湖大桥,在公路人管辖的每个路段,巡查车、装载机、平地机和融雪撒布机“轰隆隆”的机械除雪声与人工扫雪声交相呼应,闪烁的警示灯与纷飞的融雪剂交相辉映,橘色标志服在皑皑白雪中熠熠生辉。
当白雪映照着黑夜时,养护工人们又顶着风雪出门,紧急奔赴急弯陡坡,桥梁路段,细心查看道路覆冰情况。雪在下,夜更深,他们一遍又一遍的抛洒融雪剂,一遍又一遍铲雪、除冰......他们瘦小的身躯,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他们像一盏路灯,照亮着行人回家的路,温暖着游子归乡的心。
从白天奋战到挑灯夜战,杨场站的七名同志全部吃住在站里,其中包括3名女同志。从雪花飞舞到冻雨稍歇,他们每天在路上10余个小时,往往是下午3点才吃中饭,而站长刘静,在大家顶着冰雪寒风抢着时间匆匆扒几口饭的时候,他依旧开车在路上撒融雪剂,一人一车一条路,他是与雪抢路,为民护路的孤勇者!
道阻且长,公路人护路护民笃行不辍。
战冰斗雪,公路人携手并肩众志成城。
“百姓过年,公路人过关,百姓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挺住!哪怕再大的风雪,我们都要咬牙坚持,熬过去!”这朴实的话语是杨场公路站站长刘静代表杨场护路七勇士的真情告白,更是日夜奋战在公路一线的全体沙市公路人的铿锵誓言!
(记者:赵叶秋 通讯员:唐熊焰 来传玲 殷华 李安妮/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