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
一个人只有生活在现实世界他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才有可能健康成长,培养健全的人格,而网络世界往往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真有假,有对有错。如果一个学生长期迷恋网络世界,就会迷失自我,严重就会导致人格分裂,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未成年人要认清虚拟世界跟现实世界的区别,知道各自的利与弊,才不会迷失方向。由于未成年人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他们一时还难以认识网络的种种危险和弊端,这就需要老师和父母耐心而细致做好他们的说服和教育工作。
2、家长要与孩子有效地沟通
一些孩子感到家长不能理解和支持,内心会感到莫大的痛苦,自信心、学习兴趣会受到很大的打击,甚至有厌世的感觉。这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际关系和沟通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尊重是相互理解的前提,要达到相互理解的效果,还必需要有有效的沟通。孩子通过体验家长和自己沟通的方式,学会和别人沟通,如果家长不能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孩子就很难发展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良性沟通很重要,很多父母和老师都恨怨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网瘾,但他们就没有从自身找原因,网瘾的未成年人严重缺乏与父母和老师的沟通,原因不完全在于孩子,父母和老师都有责任,父母和老师只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但忽视他们的娱乐情感需求。还有的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只顾忙自己的,久而久之,使孩子在个性方面产生缺陷,再加上学习成绩差,他们开始把上学当成一种负担,于是就选择逃避,在网络这个新天地寻找快乐。解决孩子网瘾问题,父母和老师这时要友好地、善意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进行自我批评,使孩子慢慢醒悟。
3、培养未成年人社会适应能力和意志力
网瘾未成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意志力一般都比较弱,因此,可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意志力的心理训练,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获得控制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很多自卑、孤僻和厌学的未成年人,都钟情于网络,因为网络会使他们获得心理平衡,找回自信,弥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种种缺失和不足。因此,注意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就会使他们不至于过分依赖网络,染上网瘾。
4、用积极健康的兴趣代替网瘾兴趣
不让网瘾孩子上网,而又没健康的兴趣去填补孩子的心灵,网瘾是难以戒除的,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家庭和学校在抓孩子学习的同时,不可忽视孩子的业余生活。没有丰富业余生活的未成年人,他们难以有健全的人格,也难以有今后的成功。
5、戒除网瘾,学校和社区要发挥作用
在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瘾上,学校和社区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比如,孩子们喜欢集体活动,学校就可以多组织一些文艺社团、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丰富。社区可以考虑为孩子们多提供一些免费的活动场所,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加集体活动,摆脱沉溺于网络这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
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 图排家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