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很胆小怎么办

1、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心。引起孩子胆怯心理的原因是缺乏自信,所以要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必须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首先,教师和家长要相信孩子,支持孩子,放手让儿童独立的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使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且充满自信。教师和家长都应注意培养儿童的各方面的能力,如穿衣服、系鞋带等等;对于儿童的点滴进步,要给予表扬和充分的肯定,让儿童经常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从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2、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评价要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前面说过,儿童对成人的评价有一种不加考虑的轻信态度,因此,成人对待儿童的评价适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发展。一些成人常会对儿童说“你是个笨蛋”等消极的评价,这样做,只会打击儿童的自信心。每个儿童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成人的肯定,所以,成人要经常用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如鼓励、爱抚、点头微笑等)方式恰如其分的表扬儿童的行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成人要善于发现儿童的优点,及时的给予表扬,使儿童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继续上进的愿望,增强其自信心。但也应该注意,对儿童时时表扬、处处表扬,让儿童整天生活在赞美声中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一旦儿童受到挫折,会变的灰心、怯懦。

最后,教师要给胆怯的儿童创造表现机会。回答问题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一些胆小的儿童往往因为害怕答错被别的儿童笑话,而不敢举手发言。这时,教师可以选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引导他们回答,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果儿童回答的不正确,也不否定、不责怪,而是首先表扬他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再指出他的不对。

3、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他人的交往的主动性和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和同伴交往。对于那些胆怯的儿童,应该教育同伴接纳他们,关心和爱护他们,同时适当的教给他们正确的交往技能,例如:在游戏中要合作、不独占,同伴之间要分享、谦让,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等等。当儿童感到自己能友好的与他们的同伴相处,受人喜爱,那么,他以后就不会再害怕与他人交往了。

4、家校联系,同心协力教育儿童。家长要和教师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教师要及时了解儿童家庭教育的情况,及时改变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态度,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能包办代替,对孩子提的要求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能操之过急,期望过高,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家园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共同帮助儿童克服胆怯心理。总之,胆怯心理对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职业选择及教育子女的方式。因此,必须重视儿童的胆怯心理。但是对待有胆怯心理的儿童,必须以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前提,抱怨、强行扭转都有可能适得其反,使孩子无所适从,只有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儿童,让儿童充满自信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