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情绪管理

林黛玉多愁善感、清高自傲,惹无数人怜爱,最后却殒命于肺结核。这其实与她终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长期悲伤的精神状态有关,也是中医理论“悲伤肺”的一个明证。人在强烈悲哀时,会出现呼吸频率改变、干咳、气短、音哑等症状。现代医学则发现,悲伤时,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分泌出大量压力激素,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最新研究发现,悲伤时强装笑脸的“心理假动作”有助于释放不良情绪;回忆快乐往事以及多与他人交流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悲伤情绪;吃一些全麦食物、鱼、肉类、黑豆、南瓜子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助赶走悲伤。杨力说,悲伤时可以多看喜剧、听听相声、做些运动或者参加集体活动,让悲伤情绪有倾诉和抒发的渠道。

悲伤的情绪管理方法有:

1、极限宣泄法。用极度宣泄的方式,把悲伤最大限度的释放。有些人心中装不了事,有伤痛就哭出来,就会很好。但有些人表面上很要强,把悲伤贮在内心深处,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给自己的精神上造成重负,可能出现精神上的疾患。特别是男人,也不要担心哭出来会掉面子。我想,特别是失亲之痛,任何人都会理解。所以,大难之后,心中有悲伤的人,一定要哭出来,不妨找个机会,既使是蒙在被子里,身心绝对自由地大哭一场。这样对情绪的调节很关键。

2、替代表达法。把悲伤的情绪转化成另外的一种动力,比如狂跑,或举重不止。真到自己体力耗尽,这样就可能最后哭出来。结合上第一种方法,来一次极度宣泄。悲伤郁结得不到宣泄,则越堵越多,只要有所宣泄,就会减轻,宣泄得越彻底,那么减轻的越快。但有些人极度悲伤,却不容易表达出来。替代表达法,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宣泄。因为有些幸存者,悲伤中还含有自责、自疚、自弃、自残的成份,用替代法,使宣泄水到渠成。

3、倾诉交流法。把心痛讲给亲人朋友听,分担会减轻心灵的重负。许多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会陷入悲伤的沉默之中,不愿与人交流,既使是至亲的亲人,极好的朋友。但敢于倾诉,敢于把内心敞开的人,就会在理解中得到情感的分担。这样,就会防止抑郁成疾,特别是有同样经历的人,相互之间谈一谈,会减轻伤痛,对灾难的认识变得理性一些。人在交流之时,也就象开渠放水一样。

4、活动减压法。多参加群体性活动,体味现实生活的鲜活。人在无事的状态之下,就容易胡思乱想,想得多了,也就想得严重了。人在工作或活动之中,会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慢慢地体味到现实生活的乐趣,从而无形之中忘记悲伤。

5、自我关注法。活着,承受悲伤,但也会有另一面是积极的,也就是活着本身是美好的,活着真好。活着的人活得好,才会是对逝者的告慰。因而,有意识地强化这种意识,会很好地调节自我情绪。这样会给自己好好活下去提供足够的理由和信心。从关注亲人朋友转移到关注自我上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