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年轻小伙阿强(化名)来到艾滋病暴露后预防门诊,向医生透露,自己前晚醉酒后和同性发生了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现在也联系不上对方了。事后他非常害怕,担心对方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医生评估,阿强的行为存在HIV暴露风险,暴露时间未超过72小时。因此,医生在给阿强做相关检查的同时,为他开具了暴露后预防药物并嘱咐他尽快服用。阿强坚持使用服药4周,并且在门诊规律随访,暴露后3个月复查HIV抗体阴性,期间也未发生其他高危行为,基本排除了HIV感染。无疑,小强是幸运的,因为他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有一定了解,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避免了HIV感染。然而,仍有非常多HIV暴露者,因不了解暴露后预防相关知识,遗憾地错过最后一道防线。
1、什么是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Prophylaxis,PEP)?
暴露后预防,俗称“HIV阻断药”,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员,在发生HIV暴露后通过在72小时内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以预防HIV感染。研究显示,PEP能降低HIV感染风险80%以上,首次服药距离暴露发生的时间越短,阻断的成功率越高。
2、什么人能使用PEP?
所有与暴露源发生了可能导致HIV感染行为的人,均推荐尽早使用PEP。暴露源包括明确的或潜在的HIV感染者。
PEP适用人群
图片来源:重庆市公卫中心订阅号
3、PEP使用人群纳入标准
(1)年龄18周岁及以上,不足18岁需监护人同意;
(2)HIV抗体检测阴性;
(3)暴露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暴露源及行为评估分析提示求询者HIV感染风险较高;
(5)同意按时服药、保证依从性、按时参加随访检测。
4、PEP三个关键点
图片来源:重庆市公卫中心订阅号
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服药期间持续发生高危行为,不能因为有PEP这个紧急补救措施,就有恃无恐,随意发生高危行为。PEP也不能预防其他性病感染,因此,使用PEP期间仍应坚持使用安全套,避免感染其他性病。
5、PEP需要哪些费用?
目前,大众人群PEP产生的费用(药品费、HIV检测费、生化检查费)均为自费,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总之,艾滋病目前缺乏疫苗,避免高危行为是最关键的预防措施。此外,性行为中正确和全程使用安全套非常重要;避免共用针具、刮胡刀、牙刷等行为都能降低感染HIV风险。HIV暴露者若错过阻断时间或阻断失败导致HIV感染,也应在医生指导下尽快启动抗病毒治疗,越早启动治疗,效果越好。
荆州市HIV暴露后预防门诊: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综合感染科,咨询电话:0716-8477906、0716-8185046。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