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第五届工作报告(二)
(2017年—2022年)
五、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工作
2020年,我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高度重视,立即通过电话,积极组织心理专家和心理咨询师准备开展心理援助工作。1月28日,应荆州团市委、市民政局邀请,学会立即成立了12355心理服务队,开展对市民的心理援助服务,热线运作以来,电话不断,心理求助越来越多;2月11日,应沙市区政府部门邀请,学会成立了沙市区心理服务队,为沙市五个街道居民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2月12日,应文旅区政府的邀请,学会成立文旅区心理服务队,对文旅区居民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面对疫情日趋严峻的局面,学会积极编写出《新冠肺炎心理援助手册》和《一线医护人员心理援助手册》等电子书,先后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发给广大市民和一线医护工作者,受到大家一致好评,认为很及时,很有实用指导价值,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电子书,通过微信,已被转发到十万多人手中,为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近两个月的心理援助工作中,据统计,从1月28日,学会积极开展心理援助服务以来,截止4月2日,通过手机和12355热线,接待心理求助共5270人次,通过微信和QQ接待心理求助16619人次,共接待22689人次,其中,成年人心理求助16719人次,未成年人心理求助5970人次,心理问题类型主要表现在抱怨心理、缺乏安全感、焦虑心理、家庭关系困扰心理和压抑心理等。心理求助者中有患者、疑似人员和一线医护人员,还有一些特殊群体,如失独人员、空巢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等。
学会心理疏导事迹,引起全国各级媒体广泛关注。2月17日,《新京报》,用整版篇幅报道了学会战疫情心理疏导事迹。3月17日,《湖北日报》和湖北学习强国平台,报道了学会常务理事王敏心理疏导事迹。另外,中国社会报、南方都市报、荆州日报和荆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分别报道了学会团队战疫情事迹。荆州日报积极开展12355心理援助工作,从3月1日开始,《荆州日报》连续一个月,报道学会心理咨询师们心理疏导事迹。
疫情封控三年来,社会心理学会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如李刚英、蔡庆翠、王敏、王舒、刘红、张伟、黄旭、刘明娜、李雅青、全艳、舒瑾坤、卢鹏、严华、李瑾瑜、王默、杜旭琼、唐昌玉、赵晓丹、蒋春玉、李慧、游敬、毛纯芳、徐伟、何春洪等,他们甘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与安危,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
六、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扩大心理援助影响
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在开展一系列心理援助活动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如学会完成了荆州市社科联的课题:人口老龄趋势下老年人心理援助服务研究、疫后社会心理服务研究等,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我们编写的《高考生心理减压学生版》、《高考生心理减压家长教师版》、《中考生心理减压学生版》和《中考生心理减压家长教师版》,该书在京东网和当当网销售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等。
七、积极参政议政,服务荆州人民
荆州市社会心理学会会员和理事中,有很多民主党派人士和政协委员,第五届,共向市政协提交提案,150多份,涉及文化旅游、医保、教育和卫生等方方面面,作为政协大会发言材料有30多篇,参与市政协的双月协商座谈会10次,政府部门收到提案后都认真地给予了答复和落实,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惟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学会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学会心理服务的作用,主动学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和精神,树立与新时代、新征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工作理念,带头转理念、转思路、转作风,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和精神,为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做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