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日前,走进沙市区中山街道文化宫社区丰景园小区,崭新的外立面令人眼前一亮;改造升级的路灯不仅十分美观,能耗上也进行了优化;全新的智能监控系统时时守护小区安全……曾经的小区已大变样,焕发出新的生机。
“小区没有改造之前,路面开裂、外墙脱落、飞线乱拉、下水道不通。改造后,道路用混凝土硬化,电线装进线盒,更换上下水主管道,立马变了样。”小区居民郑寿喜感慨道,老旧小区改造,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入户宣传”搭配“协商议事会”,深挖居民改造诉求。丰景园设立“社区+业委会+居民”多方联动体系,反复研究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制定出精细化的改建方案。改造前期,社区党委充分发挥该小区下沉党员“轴心”作用,逐楼、逐天通过集中征求、入户走访、微信电子填写表和设立《摸底公告》等方式,将丰景园小区更名、物业公司进驻更替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相关内容宣传到每家每户,邀请居民共同商议优化完善改造方案,找到居民需求“最大公约数”。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经全体业主一致同意后,完成该小区设计方案调整。累计走访群众516人次,收集群众意见401条,充分吸收居民意见200余条。
“因地制宜”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由于小区内外墙年久失修残缺不全,经常出行脱落、掉砖现象,不便居民出行,尤其是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也增加了高空坠物的风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这项施工改造设计到需要拆除居民外墙防盗网、墙面,成为了影响施工的一道难题。对于居民的种种顾虑,由小区业委会牵头召集涉及到外墙脱落改造的居民、旧改施工方积极沟通,架起“连心桥”,通过多轮次沟通以及现场勘查,将改造部位以及改造后的效果详细地向业主解释,最终达成统一意见,让旧改项目顺利进行。
“党建引领”“化解”旧改多方矛盾。社区党委每周定期召开议事会,共同听取各方工作汇报,商讨改造工作。成立小区党支部,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小区业委会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室”,作为共商共治的主体之一,参与改造和后期物业服务的意见征集、工作协调、服务监督等工作。改造中,发动多方参与,实现“共建”。改造后,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共治”。围绕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建立全新的小区治理工作体系。
沙市区中山街道文化宫社区党委书记代晶表示,接下来,社区党委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坚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通过“邻里走出来,邻里议起来,邻里动起来,邻里聚起来”,形成“社区党委+业委会+居民参与”运行机制,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零距离”。
(记者:周蓉 陈丹/通讯员:胡贤文/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张先凯/三审:江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