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提速 档案上云——荆州市建成首家5G数字档案馆

江汉风报道:信息爆炸时代,保护和开发城市档案文献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转化,形成档案文献数据库,从而更好保护档案信息、赓续城市文脉。

以数据赋能、用创新提质。近年来,荆州联通联合荆州市档案馆搭建国产化的5G数字档案馆系统,成功建成我市首家5G数字档案馆,打破纸质档案保管困难和管理壁垒,顺利实现我市档案资源收集、管理、存储和利用的统一安全。

档案,沉淀历史,服务发展。档案馆,是国家发展历史记录的珍藏地,要大力宣传,防止历史断代,防止历史丢失。面对纸质档案整理难、跟踪难、保存归档难的问题,2022年3月,荆州联通与市档案馆签订了荆州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合作协议,计划搭建国产化的5G数字档案馆系统,通过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打破档案管理壁垒。

2023年1月5日,决战25天,荆州市档案馆新馆搬迁顺利完成,标志着首家5G数字档案馆正式投入使用。联通助力档案上云,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统筹协作,此次搬迁384个全宗单位档案156344卷27077件、资料报刊30014册,确保了档案资料实体和信息绝对安全。

荆州市档案馆新馆位于沙市区园林路49号,总建筑面积9310.73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面积为3675.55平方米,馆藏档案数量达50万卷以上,可满足全市未来20年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新馆的搬迁使用,不仅解决了今后近20年档案的接收移交保管问题,而且为全面有效地发挥档案馆“五位一体”的功能作用,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

数字助力,一键归“档”。随着我市5G数字档案馆建成,实现及时收集、归档馆藏电子文件,规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利用,保存社会发展记忆,有效保存、维护城市历史的真实面貌,避免数据遗失、毁损;数字档案馆采用更全面的感知、互动协同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技术,让档案“活”起来,以更开放的结构,推动档案资源的利用。处在智慧城市中的数字档案馆,以主动的档案信息推送服务促进了用户对档案的共享、开发与应用;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央现行档案管理信息化、整理规范化、存储数字化、利用网络化,实现对各类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档案收集、整理、编目、利用、管理、销毁的全程化管理,同时基于网络能够实现跨地区、跨时间、跨平台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为档案利用者提供相应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通过测评逐步从向国家级以及全国示范级档案馆提升。

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检索……荆州联通提“档”加速,助力政府充分发挥档案文献的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荆州市档案馆软件的国产化,进一步控制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维护档案信息安全,提高档案馆科技水平,为优化升级档案信息产业链注入数字动力,为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注:档案馆“五位一体”是指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

记者:王子瑶/通讯员:刘鑫/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张先凯/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