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种群
及其栖息地保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于近日公布
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洪湖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
成功入选
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
洪湖湿地
是中华秋沙鸭、白鹤、黑鹳
东方白鹳、白肩雕、白尾海雕等
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野生动物栖息地是野生动物生存繁衍的重要自然区域,将大量野生动物栖息地纳入保护范围,有效维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安全并促进其不断优化,在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维护野生动物种群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全国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是经认定符合六个条件之一的自然区域。这六个条件是:
■ 极度濒危陆生野生动物有规律活动的区域;
■ 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种群完成生存繁衍活动所需的区域;
■ 其他陆生野生动物种群集中分布或集群活动区域,经专业机构调查、评估,且物种个体在一个迁徙季、繁殖期、越冬期或一年内达到一定数量的区域;
■ 陆生野生动物季节性迁徙过程中相对稳定的停歇地、迁徙通道;
■ 连接极度濒危陆生野生动物隔离种群的生态廊道;
■ 经评估论证应当认定为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其他区域。
其中,第三条对于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有明确规定。例如:呈集群栖息特征的鸟类个体(不包括卵)数量超过5000只。
全国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
快来了解一下~
▲肖杨 摄
洪湖地处长江中游江汉湖群
被称为“中南之肾”
是湿地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
重要区域之一
被湿地国际专家誉为
华中地区湿地物种基因库
洪湖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6年
2000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14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洪湖水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未受污染的淡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洪湖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划定的全球最重要的238个生态区——长江中下游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湖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为越冬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和良好的栖息场所
在洪湖,每年越冬的鸟类种群数量达10万只以上,具有南北物种兼具、以水鸟为主体、覆盖多种生态类群等特点。候鸟越冬时间一般为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极少数候鸟在8月下旬就到了洪湖,也有极少数候鸟到4月上旬才离开。
据不完全统计,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73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白琵鹭、白额雁和小天鹅等26种。
近年来,为守护候鸟安全越冬,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措并举营造良好生态环境。通过开展拆围、鸟类食源地项目、候鸟栖息地建设、湿地植被恢复等生态工程,已全面恢复38.6万亩天然湿地,湿地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为越冬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同时,多部门联合开展护鸟行动,持续加大偷猎保护区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动员广大群众支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营造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浓厚氛围。
▲朱清元 摄
如今,保护区内的野生鸟类越来越多,总数超10万只,其中普通鸬鹚、须浮鸥、红嘴鸥的种群数量均过万,多年难见的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等大量珍稀物种也回归洪湖。
人 鸟 湿地
和谐共生的画面
正成为洪湖的背景色
保护湿地
就是保护人与自然共同的家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