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荆州市启动了大规模的老旧小区改造和拆违行动,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
2023年荆州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为228个老旧小区,涉及45个片区,居民13441户,房屋784栋,建筑面积135.82万㎡。近日,记者调查走访了荆州区的5个老旧小区改造院落(荆州区教育局院落、荆州区教科院院落、轻工业院落、老江陵车站宿舍、花台邮局宿舍),我们一起来看看情况是怎样的?

老旧小区院落的违建是如何进行界定的呢?
西城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主任黄勇彪:关于违法建筑的判定我们有一套完善的法律程序,主要是看户主和单位的不动产证来界定它是否属于违法建设,西城街道初步摸排的违法建设在1万七千平方左右,经过前期的共同努力已经拆除了一万三千多平方。

老旧小区改造拆违工程中可能会触动部分居民的利益,因此在前期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抵触和反对。社区工作者们希望能够得到居民的支持和配合。
通惠桥社区党委书记易宗新:我们为了确保旧改的顺利施工,不分早晚,只要居民有时间我们就组织居民和到居民家中做思想工作,我们希望居民们可以考虑我们社区工作的艰辛,支持旧城改造。

除了社区的工作者,一些院落的自管委员会也在拆违的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偿自愿的做好居民间的协调工作,推进拆违工作早日完成。
轻工业院落自管委员会主任关阿姨:开始一说都发炸,社区开会都开了四五次,59户居民当中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拆迁确实难度大,有几户就是不搞,还不是努力跟别人做工作。

虽然拆违工作的难度很大,但是经过社区多次上门宣传政策之后大多数的居民们还是希望今后能够有一个更加美丽和谐的居住环境,对拆违工作表示支持和配合。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拆违工作确实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首先是违章建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违章建筑包括公共空地上各式各样的菜地、棚子,楼前楼后形状各异的建筑等,这些都已成为老旧小区久治难愈的问题。同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有些违章建筑可能是居民的住所,拆除之后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修复和重建也成为老旧小区改造中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对于拆后难以及时修复,修复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居民们的反响也十分大。
为什么违建拆除后难以及时的进行房屋的修复呢?
南门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文红琴:在拆除之后涉及到一些房屋的恢复,这一块的资金是没有在工程的预算内明确的,资金的问题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困难。

东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罗旭:对于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拆违工作,我们一直秉持应拆尽拆的理念,提倡居民对于自己违建房屋进行自行拆除,自行修复。针对家庭困难或拆除修复难度较高的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政策支持。因为当前群众对拆违后修复反映的问题比较多,我们也会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看能否进一步增加房屋修缮预算,更好的服务群众快速回复生产生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