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雨雪寒潮“上线”,影响范围更广

大范围雨雪寒潮“上线”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下降

前一轮积雪还没化,雪花就再次纷飞。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3日至15日大范围雨雪天气将再次“上线”;与此同时,13日至16日寒潮天气也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继续影响我国。中央气象台13日发布寒潮、暴雪、冰冻黄色预警。

数据显示,10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中到大雪,局地暴雪或大暴雪,新增积雪深度3厘米至8厘米,部分地区超过10厘米。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共有12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12月极值。

“新一轮降雪从12日夜间开始,从河套一带自西向东影响华北、黄淮北部、东北地区,部分地区将达大到暴雪,局地甚至会达到大暴雪量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新增积雪一般有5厘米至15厘米,局地会超过20厘米。除降雪外,13日至14日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还会有冻雨。

两轮大范围雨雪无缝衔接,马学款表示新一轮雨雪天气过程影响范围更大,华北、黄淮的强降雪落区与前次过程强降雪的区域高度重叠。“从降雪量的极端性来看,内蒙古中部、华北南部、河南北部、以及吉林、辽宁东部降雪量较大,具有一定极端性。”

近期,南方多地气温偏高,一些地方白天还能短袖短裤“上阵”。随着冷空气南下,气温将迎来“断崖式”下跌。

受寒潮影响,全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4级至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8℃至12℃,西北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华北西部及江南、华南北部、贵州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4℃以上。17日晨最低气温0℃线可南压至贵州南部和江南北部一带,零下10℃线位于黄淮北部至秦岭一带。华北、黄淮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

“本次寒潮过程强度更大,影响范围更广。16日左右冷空气南下后,江南、华南可能迎来‘冷暖大逆转’。”马学款说,由于后期庞大的冷气团持续控制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且有新的补充冷空气,未来一段时间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持续偏低。如15日后北京最低气温将持续7至10天低于零下10℃,南京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持续时间也将超过一周。

专家提醒,公众需及时关注预报预警信息,注意防范雨雪天气可能导致的积雪、道路结冰等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同时,冻雨和湿雪可能导致电力或通信线路出现积雪或弱结冰,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线路、设施的巡查、维护和加固。(记者黄垚)

北京启动暴雪、寒潮、道路结冰三重气象预警

北京市气象台于12日夜间将暴雪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等级,中小学、幼儿园居家学习等七条响应措施发布。目前,北京已启动暴雪、寒潮、道路结冰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13日早晨至15日上午,北京市将会出现大雪到暴雪,其中13日10时至20时为此次降雪过程的最强时段。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介绍,此次降雪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积降雪量大的特点。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的个别地区可达大暴雪。

根据预报,首都机场在13日9时至15日6时会出现明显降雪过程,累积降雪量为大雪级别。首都机场13日计划起降航班681架次,运送旅客约8万人次。

首都机场已于13日6时启动运管委协同运行一级响应机制,与空管局、航空公司和主要保障单位联席沟通,统一协调航班有序放行,并同步启动定点除冰模式。

张琳娜介绍,降雪过后,本周五、周六将出现寒潮天气,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达10℃以上。

根据预报,此轮寒潮将持续至下周,15日至20日,北京都将出现持续低温天气,预计白天的日最高气温在0℃至零下4℃,夜间最低气温跌至零下12℃至零下15℃。

北京市气象部门提示,此次强降雪持续时间较长,且与10日降雪间隔时间短,需防范叠加影响。降雪导致能见度下降、路面湿滑、积雪、结冰,尤其是山区、桥梁、隧道等高风险路段,易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建议公众合理安排交通出行时间。山区行车采取更换冬季轮胎、加装防滑链等措施,降低因道路湿滑带来的行车风险,注意安全。

暴雪橙色预警响应措施提示,要密切监控、及时清除学校体育馆等各类场馆、大跨度建筑物、农业设施大棚、临时搭建物、危房顶部积雪,防止垮塌。山区景区暂停营业,非山区景区的户外大型游乐设施暂停运行。(记者倪元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