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政协重点提案追踪|强市先强农 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

江汉风报道:荆江两岸,良田沃野,阡陌纵横。在加快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征程上,如何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二月,春回荆江。2023年全省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开门红”暨国家级荆州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开工仪式在荆州高新区隆重举行,标志着荆州拉开了“一心两翼多点”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发展框架,拥抱宜荆荆都市圈迈出坚实一步;更标志着荆州迈上建设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新征程,向着打造千亿级产业的目标进发。

市政协委员、荆州区工商联主席 邱海峰: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交易及集散基地的目标,我作为工商联界别的政协委员,感到非常鼓舞,完全赞成。

但是在规划图变成施工图的过程中,政协委员们发现,当前的荆州,虽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构建“买全国卖全国”农产品交易格局,但距离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还有较大差距。交易方式落后、管理模式粗放、产销衔接不紧、品牌不响等问题亟待改善。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提交提案、建言献策。

荆州区工商联主席 邱海峰:建议首先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完善核心配套功能建设。其次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特别是打造农产品精品品牌。三是打造高效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交易及集散基地项目建设。最后积极申报“国字号”园区品牌,提升荆州国家级农产品交易集散基地含金量。

截至目前,荆州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已谋划4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其中全国淡水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老两湖市场搬迁等一批项目正有序推进,将全力建设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示范园区和转型升级标杆市场。中国供销集团将聚焦惠农驿站、冷链物流、农产品精 深加工等领域,在中心规划园区内与荆州展开全方位、全产业链深入合作。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 谌鑫:与市交通运输、荆州海关、市商务有关部门积极合作,谋划江汉运河码头、保税贸易区、保税仓库区的建设,开通荆州高新区“中欧班列”,推动有关企业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同时加强县域流通网络建设,争取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发展格局,畅通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

当前,全市正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有效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以“荆州味道”为主题,打造全方位、矩阵式宣传机制,同时积极申报争取“国家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国牌, 提升“荆州国家级农产品交易集散基地”含金量。

荆州区工商联主席 邱海峰:我作为提案人,感觉到工作推进有力,规模初具雏形,建成指日可待。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 谌鑫: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加大工作力度、加紧项目调度、加强项目服务,加快建成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一站式的全国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为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田心怡 胡威虎/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张先凯/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