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夫妇一家九口人,他们的心愿是把两个侄儿抚养成人!

江汉风报道:朱海秋夫妇仅靠自己种田养牛的收入,出自朴素的善良,尽心尽力抚养两个侄儿,他们一个上大学,一个读高中。这一善举在乡亲邻里传为佳话。


朱海秋夫妇已是五十大几的人了,来自监利市柘木乡原黄家岭村五组,现居柘木村。他们种植60亩田,养殖20多头牛。

近年来,种地产量低,养殖的龙虾、菜牛市场低迷,收入淡薄。家庭的产业投入,自己家人的生活,三个孩子(一个自己的儿子、两个侄儿)读书,常常是入不敷出,负债运行。

朱海秋一家真是“家”大口阔。应该说是一个组合的大家。兄弟因精神病而犯罪。丢下两个儿女、一个痴呆二级残疾的老婆。朱海秋本己五口人,还有一个赡养的85岁的老娘,共九口人过日子。要保持这一大家的正常运转,还得靠他们的苦心经营。

谈起抚养两个侄儿的事,朱海秋说得很直爽。“那个痴呆残疾的弟媳只能帮他割点牛草,别的事做不了。自己的一个儿子和大侄儿都读大四,侄姑娘念高二。这三个孩子的报名费、生活费、零花钱等每年要接近上十万。自己要过日子,还欠十几万元的债务。这日生虽然艰难,但我们把两个侄儿当亲生儿女一样,不分彼此。我们夫妇就抱一个宗旨,把侄儿抚养成人。现在大侄儿读大四,还准备读研,我们还是继续帮助。”

“一个人好不起来。多亏了妻子杨新梅这个贤妻良母。”朱海秋说得很诚恳。

杨新梅说:“抚养两个侄儿确实不容易。哪家都有自己的难处,我们不能丢下不管。”

从2012年起,他们就开始抚养两个孩子,小侄女只有四岁就是他们在照顾。孩子经常尿床,他们就耐心耐烦地为她洗床单、晒被子,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抚养大。从幼儿园一直到上高中。

“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女,要买衣服、鞋子让他们自己挑选。自己的孩子可以随便一点,待他们没有半点马虎。大侄儿在考大学的那一段日子,他的学习压力大,经常患头痛。到小医院检查我们不放心只好带他到岳阳大医院检查,光医药费就花了几千块。”

大侄儿上大学,他们为他买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要用钱怕他不说,每到月底就给他打电话,寄去生活费。只要他们读书,朱海秋夫妇就不惜钱,不惜代价,就是卖血也要送他们上学。

“两个侄儿在上学读书,就是他们今后成家我也要领手。目前,我两个女儿大学毕业了,老三和大侄儿已读大四,侄女上高中。就算欠债最多,我也是一个成功人士,我们不光打算把两个侄儿抚养成人,还培养出了四个大学生,我们的义务还在继续……”杨新梅怀着对这个大家庭深情的希望,说出了心里话。

( 通讯员:曾繁华 / 图:谢岳成 / 编辑:谭润 / 一审:唐杰 /二审:张先凯 / 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