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 这些“肺”话不得不说

江汉风报道: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举行了义诊活动,多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为市民答疑解惑,同时进行慢阻肺免费筛查、肺功能免费检测活动。

今年70岁的张姨爹是一位老烟民,吸烟史达十余年,在二十多年前开始出现一系列肺部不适症状,后来被确诊为慢阻肺,听从医生的指导开始戒烟,并积极治疗后,目前病情趋于稳定,没有出现恶化的症状,今天他也趁着义诊前来找专家复查。

市民 张姨爹:之前肺气肿,一直控制着戒烟。

张姨爹一样患慢阻肺的还有86岁的戴爷爷,由于病情控制得当,他今天还专程给医生、科室送来了感谢信。据了解,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国约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高危人群占比超20%,其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并且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三高”特点,居我国居民死因排序第三位,因此亟需引起重视。

荆州一医北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 主任医师 邹彦:慢阻肺最主要的就是咳嗽,反复的咳痰,劳力性的呼吸困难,主要表现活动后出现的气短,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呼吸困难的症状会逐渐加重,从劳力性的呼吸困难演变成平静的时候,不活动的时候也会有气短的症状,患上之后没有彻底根治的药物,只能控制,减缓发展趋势。

绝大多数慢阻肺都是吸烟造成的,长期吸入烟雾对肺部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年轻时可能毫无察觉,等到年龄增长,病情加重以后,肺部功能已经出现了障碍,尤其表现在上下楼、负重运动后呼吸功能的下降,医生介绍,虽然慢阻肺不可逆,但是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干预等方式延缓病情加重,早诊断、早干预,患者要尽早行动。

荆州一医北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 主任医师 邹彦:慢阻肺也好,肺气肿也好,因为肺部本身是没有再生能力的,不太可能完全逆转。慢阻肺的终末期没有一个太好的方式,会反复发作,反复住院,最终会导致呼吸衰竭导致对生命的影响,要高度重视,尽早干预,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药物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记者:陈明阳/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张先凯/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