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直播PK、打赏还原了戏曲表演与观众的互动方式

戏曲演员在直播间连麦PK,收获观众打赏,成为戏曲行业新现象。11月13日,武汉大学发布《直播PK、打赏与戏曲传播研究报告》。《报告》认为,直播PK、打赏源自戏曲艺术悠久的“斗戏”传统、“缠头”习俗,这种观、演及时互相反馈的模式,还原了戏曲表演与观众的互动方式,是戏曲创作体察观众审美习惯的体现,有助于戏曲艺术开辟演出舞台、吸引年轻观众、增加市场化收入。

“直播为戏曲表演打造了全新的‘云端舞台’,吸引了剧场之外的海量观众。”武汉大学教授、中国戏曲学会顾问郑传寅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

图为《直播PK、打赏与戏曲传播研究报告》

北京京剧院言派老生,国家二级演员王宁在抖音直播,先后与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弹等同行PK,演出《定军山》《沙家浜》等精彩唱段,频频收获年轻观众的喝彩、打赏、礼物。他说:“与同行PK才艺,展现不同艺术门类的精粹,观众不仅用打赏表达认可,还会购票去线下剧院看我的演出,鼓励我坚守戏曲传承之路。”

作为戏曲主播的青年演员刘书含认为,通过短视频、直播表演戏曲,自己能获得展示才艺、宣传戏曲的机会。她常在直播间与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的主播PK,除了学习到不同艺术门类的精粹,还能获得经济收入。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已有231种戏曲在抖音开通直播;2021年至2022年间,抖音戏曲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232%,在已经开通直播的戏曲中,73.6%的主播获得过打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