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荆州采油厂:“三护”志愿服务情暖古城

江汉风报道:“示范区建设以来,厂党委携手地方社区村组,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到古城内外的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社区治理、生态保护等活动中,在古城内外唱响荆采之声。”3月初,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荆州采油厂党委丰富区域“大党建”活动载体,号召油区6家单位的100余名党员、青年志愿者,开展“保护长江、爱护古城、呵护家园”志愿服务,用行动践行社会责任,谱写“为美好生活加油”荆采篇章。

保护长江,“红马甲”唱响荆采之声



“这项活动,我们坚持开展了十三年,非常有意义,去年‘世界环境日’,我的孩子也和我一起参加了这项活动。”每年三月初,总有一批石化“红马甲”会如约走进长江荆江段的宝塔湾,对近300米长的平缓江滩进行清扫。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宝塔湾是整个荆江段少数几个可以观赏长江沿岸风光的平滩,驻足观赏长江美景的游客多了,留在长江岸边的“白色纪念”便不可避免的多了起来。每逢风吹两岸油花香的季节,该厂党委就会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来到长江沿岸开展“守护长江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自带卫生防护用具和垃圾夹,沿途捡拾散落在石缝里、草丛间的杂物废物进行清理,沿途开展环保志愿宣讲。一上午的时间,志愿者们共清理长江河段2.5公里,清除各类垃圾100余斤,普及环保知识23人次。“组织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引导大家保护长江母亲河的意识,倡导更多的干部员工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尽一份石化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共同保护好壮美长江,让长江更加清澈,让环境更美好。”该厂青年工作部部长吕岑介绍说。十三年过去了,荆采“红马甲”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是那份守护长江的“约定”从未失约,志愿者的队伍也从原来的三、五人,扩大到了全厂全油区。

爱护古城,“志愿红”贡献荆采力量

悠悠华夏九州,荆州雄居其一。作为荆州古城“一份子”,荆采人更是从未停下“爱护古城”的脚步,努力营造“保护古城 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用实际行动爱护着古城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有咱们的石油‘红工衣’在,这次市里安排的任务一定能完成的又快又好!”时值荆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冲刺阶段,厂党委主动与南门社区对接,组织党员青年和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一道,对古城内环路车道两侧的绿化带、城墙斜坡上下的垃圾进行清扫,在东门宾阳楼下引导群众规范停放车辆,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现场发放“情系荆州 爱护古城”环保倡议书500余份,倾倒杂物40余车。位于南门社区东城街道的四物院小区,居住着原勘查技术中心的离退休老同志,一直是该厂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对象。“老石油们在岗位上辛苦了一辈子,我们也就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他们改善一下生活环境。”志愿者们拿着工具,细心清理小区花坛、草坪、车道、楼道里的烟头、杂草和生活垃圾,不时还有小区群众主动的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经过近2个小时的清理,小区卫生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

呵护家园,“党旗红”描绘荆采画卷

“哪里有石油,我们就把哪里建成家”。结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新体制新模式,厂党委统筹油区各单位,以打造标准化现场、营造绿色文明工作环境为目标,常态化开展“呵护家园”志愿服务。厂党政办公室和基地中心荆州项目组的近30名志愿者以“创建绿色企业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兵分两路开展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在厂机关院内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对200余株低矮灌木进行了修剪,对下水道、卫生间等150余处卫生死角进行了全覆盖式清理,清理生活垃圾350余斤,利用3个小时的时间,把厂机关的食堂、库房和操作间从里到外、认认真真地“洗”了把“脸”。“示范区建设标准高,厂里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到我们这搞活动已经成为了常态。”该厂2号巡检站副站长周吴晶介绍说,陵72井区目前是标准化现场的“样板站”,在此之前的整改过程中,厂生产指挥中心和安全环保部经常会组织志愿者到生产一线,平整井场道路、管线防腐保温、杂草杂物清理,让井站的面貌实现了焕然一新。

(通讯员:郭又飞 寇涛 / 编辑:严欢欢  / 一审:唐杰  / 二审:张先凯  /  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