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区马山镇:废弃秸秆综合利用 让“负担”变成“资源”

江汉风报道:走进荆州区马山镇双杨村田间地头,一台台秸秆打捆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农户们正忙着将成型的秸秆提往运输车上。

“我们一台打捆机每天能收50亩地、近22.5吨秸秆,按照每吨约270元回收。回收之后主要用于种植大球盖菇的底料,通过将秸秆打捆成型,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料的湿度和通气性,为大球盖菇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双杨村主任毕成彬介绍。

进行秸秆综合利用,一方面能缓解政府治理秸秆禁烧的压力,另一方面,开展大球盖菇种植增加了经济效益,转变了老百姓的认识,让村民“不敢烧”转变“不想烧”。

据了解,马山镇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除了将秸秆作为培养基种植大球盖菇,实现种植循环;利用秸秆养殖肥牛,过腹还田,实现“秸秆——养牛——肥田”农牧业发展格局;将农作物秸秆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串起绿色产业链。

下一步,马山镇将继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模式和应用场景,实现”变废为宝“,将老百姓的“负担“变成“资源”。

(记者:董浩/通讯员:孙丽/编辑:黄伟欣/一审:唐杰/二审:张先凯/三审:江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